(资料图)
山西省平遥县的张荣从小跟随父亲学习泥塑制作,并向多位名师学习雕刻技艺。2012年,他在平遥古城开设工作室,经常在大街小巷为游客捏制人像。张荣还走街串巷为群众现场展示泥塑制作,把捏制过程拍摄下来通过互联网传播。“别让我遇见你,遇见你,我就能复制一个你”等系列视频在网络走红,成功“吸粉”40多万,小泥巴捏出了大产业。
作为一名80后青年,张荣能够把这门传统技艺学精学深实属不易。不仅如此,他还宣传、展示这门传统技艺,并成为网红。他的经历显示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需要加强的背景下,“非遗+短视频”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出圈”提供了契机。
每个非遗项目都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一些小众化、民族性的传统工艺,没有广泛的影响力和良好的经济效益作为支撑,没有多少年轻人愿意从事和继承。长此以往,有些独特的文化资源就会消亡。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着难以言传的意义、情感和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习惯,蕴藏着传统文化的根,保留着形成民族文化的原生状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全社会必须承担的责任。
在一些地方,一些民族民间艺术项目濒危,有的项目甚至已经失传或消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任务异常艰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并在保护手段上进行更多创新。
传统工艺类的非遗传承困境在于影响面小、影响力弱,未能形成较高关注度并获得综合效益,尤其是不能较好地产生经济收益。如果不能形成产业、拉动就业,不能解决传承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也就难以获得更多人喜欢与参与,难以让有意愿者立志成为传承人并付诸行动。事实上,大量传统工艺具有很强的艺术美感,只因为不为外界所知而难以开辟新的市场空间。以泥人为例,为游客捏制维妙维肖的人像,不仅有趣好玩也有潜力成为市场卖点。有了更多的受众和市场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就有了坚实基础。
互联网的融合和短视频的流行,为传统工艺传承带来生机。这需要传统技艺传承人强化互联网思维,善于把互联网作为媒介,扩大非遗项目的影响力,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在互联网大潮下,短视频平台把与人们日常生活渐行渐远的传统手工艺拉回到大众视线中。竹编、刺绣、木刻、剪纸等手艺人,通过短视频“圈粉”无数。文旅产业指数实验室发布的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海外短视频平台上的影响力报告显示,TikTok上非遗相关内容视频播放总量逾308亿次。
一个个非遗项目在“非遗+短视频”的模式下走红,表明利用互联网平台促进非遗传承是可行路径。以此为契机让非遗的独特魅力得到展示,最大限度激发活力、挖掘潜力,就能激活非遗保护的源头活水,推动非遗项目在产业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