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日前,江苏省南京市推出首批12家“宁青驿站”,为符合条件的来宁求职入职青年人才提供最高可达14天的免费过渡性住宿。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不仅关系着个人价值的实现,也关系着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平稳顺畅。开设青年驿站,为求职者提供有长有短的免费住宿,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青年应聘求职、入职过渡阶段的住宿难题。同时,这一举措涉及青年人才对城市的第一印象,有助于吸引更多青年人才前来发展。除了江苏,福建、安徽、湖北等地近来也推出一系列惠及广大青年人才的政策措施,打造全周期青年人才服务体系,为前来求职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住宿、就业指导、城市融入、入职体检等服务,千方百计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便利。
各地出台政策举措吸引青年人才,体现出对人才的渴求。人才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力量。拿出真金白银、真心实意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有利于推动城市发展,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青年就业创业、成长成才的愈发重视,着力以更友好的城市造就更有为的青年。刚出校门的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面临一系列困难,食宿成本高等问题较为普遍。城市向青年伸出援手,体现了对广大高校毕业生的关心关爱,将为他们顺利走好就业路提供助力。
这给当前各地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和发展区域经济带来了有益启示:高校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不只考验着他们个人的求职能力,也是对社会的一场大考。比如,为求职的高校毕业生提供过渡性住宿,各地相关部门可以与高校等主体共同参与谋划,形成各方联动的运营模式,同时,争取财政、社会公益组织、爱心人士等支持,从长租公寓、人才社区中动态统筹空置房间。
事实上,为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各地积极落实政策,帮助他们解决求职中遇到的困难,如取消就业报到证、简化存档规则、推进体检结果互认、提供创业资金支持等。不弃微末、织细织密服务网,才能更好为高校毕业生搭建成就梦想的舞台。
每一名高校毕业生遇到的困难可能不尽相同。有的是择业观问题,有的是专业对口问题,还有的是信息获取不畅通问题。就业问题涉及供需信息匹配、产业结构调整、求职者能力等诸多因素,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各方共同发力,化解高校毕业生走向社会时遇到的难点。
人社部门作为就业工作责任主体之一,应积极为高校毕业生谋出路,着力组织服务进校、精准帮扶、访企拓岗、就业指导等专项活动,为高校毕业生求职之路保驾护航。深化校企合作,搭建供需精准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既能拓宽就业渠道,也能为企业招揽人才。
外部支持和服务固然重要,高校毕业生也应当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高校毕业生从“象牙塔”踏入社会,需要踏实走好就业第一步。面对就业形势,个人需调整心态、转变观念、提升能力,用奋斗和努力成就个人价值、实现美好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