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显著提升 塑造青海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青海日报
2022-03-11 10:46:19

过去一年强化创新引领,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加强国家实验室建设,推进重大科技项目实施。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提高间接费用比例,扩大科研自主权。延续实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开展重点产业强链补链行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加快,新兴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今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突破供给约束堵点,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

“十四五”开局之年,青海不断推动科学技术新发展,在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和成果转化上再聚焦,一张张彰显青海科技“硬”实力的创新名片,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拓展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四地”等事关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的领域。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多渠道提升科技成果有效供给水平,构建覆盖全链条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突出科技创新核心地位,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心怀“国之大者” 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显著提升

在广袤的青海大地上,经过几代盐湖人的努力,以青海盐湖为代表的中国盐湖科技创新能力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基本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项目+人才+技术+资金+平台+企业”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体系,为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结合青海优势和资源,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体现本地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从那一刻,“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青海盐湖事业发展有了新蓝图,有了新方向。

青海省科技厅制定发布《青海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明确发展目标,突出一条主线、四个方向、八项举措、四个优化、五项改革,以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升级,全面推进创新型青海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张永利说,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有利于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要加快推动“制造”向“智造”转化,出台更有针对性、更聚焦的配套政策。加强科学研究、科技创新,拓展研究领域,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力度,做好技术带动和科技示范作用,将科技成果变成产品、变成产业、变出效益、变为生产力。加强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科技研发投入规模稳步上升,形成良好的科技创新发展局面和氛围。推进互联网、大数据、数字孪生、人工智能、5G等前沿技术在矿山、冶炼、加工企业的应用,推动矿业企业向少人化、无人化方向转型发展,进一步提升矿山企业生产效率和安全水平。

聚焦产业需求 引领特色优势领域高质量发展

在盐湖化工领域,青海省利用盐湖水氯镁石制备高纯氧化镁晶体材料工艺技术,建成1000吨/年单晶高纯氧化镁生产示范线,填补了国内空白;在新能源领域,建成集IBC、HIT等电池及组件研发为一体的光伏产业新型技术研发平台,率先实现国内IBC电池工业化量产;在特色农牧业领域,构建杂交油菜、马铃薯等高原特色作物品种“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科技创新模式;在生物医药领域,建成年产100吨沙棘籽粕蛋白生产线,开发6款发芽青稞系列产品……

“要让青海的企业走出去,有一定的竞争力,就需要不断创新,不断突破,要手握尖端科技,要‘领跑’行业。”在青海中水数易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黄睿军看来,技术是创新的原动力。

7年过去了,黄睿军带领他的团队,通过自主研发信息化系统,让“大数据+”为灌区管理保驾护航,为全省水利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标准化、规范化的服务。

科技创新是加快能源转型的重要保证,在青海,科技创新也为电网发展注入强劲动能。青海电网在国内率先开展全清洁能源供电实践,建成国内首个新能源大数据创新平台,打造了基于区块链的共享储能生态圈,多能源电力系统优化调度和协调控制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这是实实在在引领青海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助推清洁能源示范省和能源革命综合试点省建设的实践举措。

数字经济是助力和推动高原美丽城镇绿色发展模式、路径更新升级的重要手段。全国政协委员李青说,在高原美丽城镇建设中,要牢牢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新基建”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数字经济技术和手段,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推动力,将传统产业同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融合,大力推广应用新一代的信息化技术和5G网络场景应用,加快数字化发展。

培育人才团队 科技创新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2020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获得者侯生珍被牧民亲切地称为“羊教授”,他离开“实验室”扎根“试验田”,让科技创新在田间地头结出累累硕果。

30余年来,侯生珍致力于破解青藏高原畜牧业生产瓶颈问题,在高原藏羊产业的基础研究、试验攻关、技术创新、模式集成和示范推广方面展开大量研究,攻克了藏羊母羊繁殖性能低下、藏羊羔羊生长发育缓慢等问题,畅通了技术应用通道的“最后一公里”,使藏羊产业走上了产业化发展之路。

在青海,像侯生珍这样的科技工作者还有许多,得益于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科研初心、执着攻关,青海科技创新不断取得积极进展,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为实现青海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战略支撑。

全国政协委员金花说,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活动全过程的“最后一公里”,加大科技创新支持成果转化,须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在其中的支撑作用。要创新方式方法,完善工作举措,制定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为科技人才发展提供政策引擎。不断夯实人才工作根底,在加大本土科技人才培育力度的同时,激发创新活力,坚持赋予科研单位、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持续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责任编辑:566
热点新闻

深圳热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2 SZONLINE(SZONLINE.CN) All Rights Reserved.邮箱:56 26 623@qq.com

粤ICP备18025786号-5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