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披“铠甲” 1.9亿年前“科氏玉溪龙”是如何发现的

都市时报
2022-03-21 10:17:56

身披“铠甲”、生活在1.9亿年前的侏罗纪早期的“科氏玉溪龙”是如何发现的?原来,发现“科氏玉溪龙”脚家店村位于易门县十街乡最西边,科氏玉溪龙在这里被发现并非是偶然,脚家店有恐龙化石的事情早在1987年就已家喻户晓。

1987年第一次发掘

出土恐龙化石11个个体约3吨重

“科氏玉溪龙”的发掘,让脚家店再次成为热议的对象。脚家店恐龙化石是如何被发现的?时间追溯到1987年的夏天。

1987年的暑假,易门二中化学教师李长有到脚家店山腰的大腊主村探亲,在该村附近的山上发现了许多裸露于地表的动物骨化石,其姐夫束正权告诉他这种石头附近的山上很多,当地叫作“龙骨石”,谁碰伤刮一点石粉在伤口上疗效很好,随即李长有捡了几块化石带回县城到文化局报告。之后,易门县文化局到化石地现场进行勘察。云南省、玉溪地区、易门县相关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现场调查研究确认“龙骨石”为恐龙化石,且是群体恐龙化石。云南省博物馆向省文化厅、文化部申报进行抢救性发掘。

1987年8月17日至9月2日,由省博物馆、玉溪地区文管所、易门县文化馆联合组成的发掘队,对易门脚家店恐龙化石群开展了抢救性的发掘工作,共出土恐龙化石11个个体,约3吨重。从化石形体分析,可分体型较大和较小两类。大的体长约8米,高3米,小的体长约5米,高2米;从出土的两个头骨牙齿分析,均属勺齿龙类,生活时代为早侏罗纪,距今约1.8亿年,这是云南省首次发现勺齿类恐龙化石。为了进一步做好脚家站恐龙化石区的保护工作,易门县人民政府于9月3日发布了《关于建立脚家店恐龙化石保护区的通告》,并将脚家店恐龙化石较集中分布的区域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3年第二次发掘

3件恐龙化石保存率超过70%

脚家店恐龙化石群1987年首次发掘后,第二次发掘工作于1993年12月6日正式展开,到次年5月圆满结束。这次发掘取得的成果是十分丰硕的,获化石3个大套箱,7个小箱,共有10余个个体,其中有3件恐龙化石保存率在70%以上。这次发掘是为解决学术问题而进行的主动发掘,是玉溪地区恐龙课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掘工作采用了先进的“套箱技术”,这在云南田野考古中尚属首例。

玉溪市文物管理所所长李洪海表示,由于脚家店恐龙化石保护区一带的农民主要以耕种为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与文物保护工作陷入了矛盾之中。为了加强对化石群的有效保护管理,合理兼顾当地生产和经济发展需要,妥善解决矛盾,必须对原已公布的10平方公里的保护区范围进行重新划定。2013年10月初至11月中旬,玉溪市文物管理所同易门县文化馆和十街乡人民政府及其相关站所,经过对原保护区进行全面调查和重点区域考古勘探后,重新划定了新的保护区。同时,对雨水冲刷后暴露出来的三个化石点进行了抢救性清理,获取了200多件标本。其中获取的3件恐龙化石标本,2件为常见的蜥脚类,另一件恐龙头骨标本明显与其他不同,当时制成套箱保存,这件与众不同的标本在原保护区东南方向靠近占马田附近发现。

2017年对标本整理后

认为恐龙头骨标本应属于有甲龙类

2017年玉溪市文物管理所和易门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标本进行修复整理后,发现这具不同的标本是在脚家店首次发现的一个新物种,经现场初步鉴定,认为该恐龙头骨标本应属于有甲龙类,为云南省首次发现的甲龙类恐龙化石,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需请国内权威专家鉴定恐龙属种并进行专业研究。到2019年,玉溪市文物管理所和易门县文化旅游广电和体育局与云南大学脊椎动物演化研究院(现合并为云南大学生命科学院)签订合作科研工作协议,由云南大学脊椎动物演化研究院完成研究工作。

3月16日,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脊椎动物研究团队在国际生物学著名期刊《电子生命》(《eLife》)上发表论文,介绍了一件生活在侏罗纪早期的有甲类恐龙化石骨架。依据其头骨、脊椎和肢骨的特征,古生物学家认为这是一个新的有甲类恐龙属种,取名“科氏玉溪龙”。李洪海表示,科氏玉溪龙就是2013年在抢救性清理中获取的与众不同的那件恐龙头骨标本,也就是在2017年被初步鉴定为云南省首次发现的甲龙类恐龙化石。

相关新闻

脚家店还发现

易门彩云龙

易门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杨磊表示,1987年和1993年两次发掘,获取化石标本数吨。其中复原完整的3件化石,一件在易门龙泉公园龙洞内展出,另两件于1998年代表中国参加在美国东部费城举办的国际恐龙博览会,现存于玉溪市博物馆。

经初步研究,易门脚家店恐龙化石群主要包括属早侏罗纪距今1.8亿年的原蜥脚类恐龙——杨氏易门龙。易门恐龙经过和禄丰蜥龙动物群的禄丰龙、云南龙、兀龙对比,确立了一新的属种——杨氏易门龙。该属种的属名用化石产地地名“易门”命名,种名献给我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奠基者和禄丰蜥龙动物群的研究者杨钟健先生。

2017年玉溪市文物管理所和易门县文物管理所联合邀请禄丰博物馆老师,在脚家店村化石管理用房内对2013年重新划定易门脚家店恐龙化石群保护范围时,对被雨水冲刷出露的恐龙化石进行整理,已整理出的化石标本品种初步估计主要包括杨氏易门龙、禄丰龙和川街龙等。

2020年12月,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ClairePeyredeFabrègues等人在国际期刊《科学报告》发表了题为《云南下侏罗统冯家河组中早期分化的蜥脚形类恐龙一新属种》的论文,文章报道了发现于云南省易门县的一蜥脚形类恐龙新属新种,命名为易门彩云龙。彩云龙的标本包括部分左上颌骨、部分右侧齿骨、3颗零散的牙齿、5块颈椎、3块不完整背椎、一些脊椎碎片、50多个肋骨碎片、较为完整的前肢及肩带部分、两侧坐骨远端部分,以及不完整的趾骨和几个无法识别的碎片,文章作者们根据许多解剖学特征,并通过支序系统学分析,确认了彩云龙属于蜥脚形类,且位于该类群的基干位置,较云南目前已知的大多数基干蜥脚型类更为进步。本项研究增加了中国早侏罗世恐龙的多样性,同时进一步揭示了一种导致一些中国基干蜥脚型类恐龙在植食性上特化的进化机制,为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李洪海认为,目前,易门脚家店恐龙化石产地的恐龙主要包括了原蜥脚类恐龙,其中以体量巨大的食草类为主。科氏玉溪龙的发现再次证明脚家店恐龙化石保护区还埋藏着其他种类的恐龙化石,目前的研究只掀起了其冰山一角。

责任编辑:594
热点新闻

深圳热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2 SZONLINE(SZONLINE.CN) All Rights Reserved.邮箱:56 26 623@qq.com

粤ICP备18025786号-5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