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洁本报记者|潘晓娟
【资料图】
4月20日,在国新办举行的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赵志国介绍,我国一季度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先进制造业发展态势良好,信息通信业赋能效应不断显现,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总的看,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实现平稳开局,呈现企稳向好态势”。
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运行
一季度,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增速高于2022年四季度0.3个百分点,总体企稳回升,扭转了2022年10月份以来持续下行态势。
从行业看,通用设备、汽车、化纤行业生产由前两个月同比下降转为正增长,有色金属、建材、电气机械、专用设备等行业增速较前两个月加快。
从地区看,东部和东北地区的生产进一步恢复,工业增加值规模排前十的大省中,一季度有6个省份工业增速高于全国水平,广东、浙江回升势头较好,一季度两省均实现正增长。
从重点产品看,粗钢、发电机组、家用电冰箱产量同比分别增长6.1%、7.5%、8.4%。塑料制品、箱包、通用机械设备、汽车等产品出口仍有优势,同比实现两位数的增长。
赵志国介绍,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运行,主要呈现三方面特点。
一是工业生产稳步回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汽车3月份产销同比分别增长15.3%和9.7%,新能源汽车3月份产销同比分别增长44.8%和34.8%。
二是制造业投资持续稳定增长。一季度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9个百分点,在连续两年同期高基数的基础上保持较快增速。
三是工业大省挑大梁作用明显。河北、山东、江苏等工业大省工业增速显著高于全国水平,3月份以来,广东、浙江等省工业经济回升势头向好。
赵志国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一是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落实落细稳增长政策举措,制定实施重点行业稳增长的工作方案,持续加强政策供给。抓实抓细部省协作、部门协同,支持工业大省当好顶梁柱,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凝聚工业稳增长合力。
二是推动出口保稳提质。巩固优势产品出口势头,加大对制造业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做好制造业重点外资企业和项目服务保障,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好稳外贸政策举措,努力稳定工业产品出口。
三是促进内需加快恢复。深入推进消费品、原材料“三品”行动,开展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等活动,大力培育地方特色食品产业,以高质量供给促进消费。压茬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导向计划,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四是持续增强发展动能。加快5G、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智能网联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打造新的增长点。促进数字经济做强做优做大,培育经济新引擎。落实落细助力中小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的若干措施,持续加强涉企服务,提振企业信心,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先进制造业发展态势良好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扎实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部分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今年是《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实施的最后一年。计划提出,这三年要实现工业互联网整体发展阶段性跃升。工信部透露,我国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建成,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2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5.5%。
赵志国指出,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实施两年多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覆盖31个省(区、市)和40个行业,服务企业超过25万家;形成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的多层次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重点平台连接设备超过了8100万台(套)。
一季度,工信部发布了5G工厂、工业互联网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等218个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打造一批应用实践样板,带动工厂、园区“知网、用网”“敢转、会转”,加快数字化转型。
对于下一步重点工作,赵志国表示,工信部将聚焦规模化应用和高质量发展,从政策、技术、应用三个方面发力,推动工业互联网整体发展实现阶段性跃升,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更坚实的支撑。
加速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尤其是,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兴产业,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2%,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等新兴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2.5%、53.2%。
2023年以来,我国汽车整体市场目前虽然较为低迷,但新能源汽车依然保持较快增长。统计数据显示,1~3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5万辆和15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7.7%和26.2%。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负责人陶青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着力稳住汽车等大宗消费,完善“双积分”管理办法,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城市试点,进一步释放潜在消费需求,激发消费市场活力,持续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整体竞争力和发展质量。
信息通信业赋能效应不断显现
近年来,工信部全力夯实新型基础设施,有力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赵志国指出,一季度,信息通信业整体实现了较快增长。
一是动力更足,行业发展步伐稳健。新兴业务高速增长,互联网数据中心、云计算、物联网等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4.5%,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4.8个百分点,逐步成为行业发展新的动力源。电信业务收入稳步提升,一季度累计完成4252亿元,同比增长7.7%。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8%,行业运行整体向好。
二是基础更牢,网络能力持续提升。网络基础日益完备,截至3月底,我国累计建成5G基站超过264万个,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端口数超过1793万个,实现“市市通千兆”“县县通5G”。算力规模快速增长,梯次优化的算力供给体系初步构建,算力规模排名全球第二,年增长率近30%。IPv6发展不断深化,IPv6从“能用”5到“好用”,移动网络IPv6流量首次超过了IPv4流量,占比超过50%,迎来了IPv6主导的互联网时代。
三是应用更广,高速业务加快普及。连接规模持续增长,截至3月底,我国5G移动电话用户达6.2亿户,千兆光网用户突破1亿户,移动物联网用户达19.84亿户,“物”连接数占比提升至53.8%,万物互联的基础稳步夯实。融合应用走深走实,5G应用已覆盖52个国民经济大类,全国5G和千兆光网“双千兆”网络应用案例数超过5万个,移动物联网在数字城市建设、智慧交通、移动支付等领域实现了较大规模应用。
四是体验更好,用户服务普惠共享。电信普遍服务纵深推进,农村偏远地区网络覆盖水平持续提升,5G网络向农村拓展,有力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用户获得感不断改善,一季度我国移动和固定宽带的下载速率,相比去年同期分别提升了59.9%和15.1%,移动数据流量资费持续下降。信息无障碍能力持续增强,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深入推进,指导一批主流常用的网站和手机APP优秀改造案例在全国推广应用。
赵志国强调,下一步,工信部将聚焦夯实数字设施底座、加快技术产业创新、深化行业融合应用三方面工作,做优做强信息通信业。
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我们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努力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赵志国指出,组织制定汽车、电子等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聚焦中小企业“急难愁盼”,启动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深化产融精准对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助企融资累计突破5000亿元。
一季度,工信部公布了2022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陶青介绍,首批100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集聚成效突出,集群共入驻中小企业2.8万多家,贡献了超过1.8万亿元产值,共有制造业单项冠军5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9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87家,创新型中小企业约5000家,优质中小企业占到了集群企业总数的20%以上。
陶青介绍,今年工信部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再培育100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重点围绕提升主导产业优势、推进数字转型、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深化开放合作、提升治理和服务能力等六个方面开展集群的培育工作,将集群打造成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沃土、区域经济发展壮大的载体、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重要支点。
近日,工信部举办了首届全国产融合作大会,为产业界和金融界搭建了很好的沟通合作桥梁。赵志国表示,为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支持作用,工信部会同财政、金融监管等多个部门,创新开展产融合作工作,制定出台一系列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举措。
“在全国51个试点城市开展产融合作创新实践,持续优化融资环境和产融生态。与21家金融机构建立战略合作,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服务实体经济。创建国家产融合作平台,目前已入驻优质工信领域的企业近19万家,金融和投资机构1500多家,助企融资5136.2亿元。”赵志国指出,平台作为主要的渠道,支撑人民银行“科技创新再贷款”等政策工具落地,已累计支持4100多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融资规模超过了2700亿元。
赵志国明确,下一步,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深化产融合作,深挖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与金融的结合点,促进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高效协同。同时,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紧抓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重要企业,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汇聚金融资源持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巩固延伸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等领域。
“经营主体活力、居民消费潜力、产业升级动力‘三力’有效释放,二季度我国工业经济将进一步回升向好,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打下较好基础。”赵志国最后对二季度做出展望时表示,工信部将下功夫拉长长板、锻造新板、补齐短板,推动二季度工业经济持续回稳向好、信息通信业加快发展,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的唐山冀东启新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唐山启新水泥厂,是我国水泥工业的摇篮。近年来,该公司加快绿色发展、转型升级步伐,建设水泥窑协同处置综合固废及余热发电循环产业项目并实现投产运行。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