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痛苦经历,头发在梳子上、在枕头上、在地上,就是不在自己的头上。
【资料图】
都说岁月是一把杀猪刀,但到了“一定年龄后”才发现,岁月明明是一罐脱!毛!膏!
不仅如此,和小编一样饱受脱发困扰,国内还有2.5亿的庞大人群,相当于每6人中就有1人脱发!(包含正常脱发和生理机制引发的症状)
无数个失眠夜晚的扪心自问:脱发还有救吗?
当然!并且拯救你的,不一定是药品,还有多能干细胞。
多能干细胞可治脱发?
是的,你没有听错。
来自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研究团队发现,借助生物工程技术的进步,利用优化后的3D体外培养条件,可以使人类的多能干细胞分化成具有复杂结构的皮肤类器官,这种类器官具备成熟的毛囊结构,经过移植可以长出毛发,这是毛发再生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
据悉,该项研究采用的是多能干细胞体外分化类器官的思路,首先将多能干细胞置于3D的培养环境中,通过添加TGFβ信号通路的抑制剂、骨组织形成蛋白、细胞外基质蛋白等多种成分将其诱导为皮肤类器官,其内部含有毛囊样结构。
皮肤类器官的结构图
图片来源:Jiyoon Lee et al.,Nature 2020
随后,研究人员将皮肤类器官移植到免疫缺陷小鼠皮下,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移植部位竟然长出了人的毛发,这一突破预示着毛囊体外再生移植的可行性。
图片来源:Jiyoon Lee et al.,Nature 2020
可能大家有疑问:看起来效果的确明显,但是这与传统的植发有什么区别呢?研究团队用到的多能干细胞又是什么?让我们来一一解答。
首先,传统的植发是利用手术的方法取出脱发患者部分健康的毛囊组织移植到脱发的部位,属于一种类似“拆东墙补西墙”的方法,而多能干细胞诱导来的毛囊则是完全再生的新毛囊,理论上可以产生无数的毛囊供移植,无需考虑毛囊的来源。
其次,多能干细胞是一类理论上可以分化为人体任何类型细胞的“万 能细胞”。
2006年,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发现向体细胞中转入四个转录因子就可以使其变成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这一成果促进了再生医学领域近10年来的快速发展。
其中体细胞的来源可以是皮肤细胞或者是血液细胞,也就是说取自己的一滴血就可以获得多能干细胞并进一步获得无限数量的毛囊细胞。
目前,由多能干细胞分化来的神经元、软骨、免疫细胞等已经走上了临床试验。
今年4月份,国内首 款iPSCs来源的细胞药物异体内皮祖细胞(EPCs)注射液获得国家药监局的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拟用于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缺血性卒中。
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多能干细胞产品走上临床,这即将标志着再生医学高速发展时代的到来。
图片来源:国家药监局网站公开信息
目前,新药研发的难度不断上升,投资金额也越来越多,各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如果能及时扩宽竞争的赛道,跳出单纯药物治疗脱发的传统思路,增加干细胞治疗在雄激素性脱发领域的应用,对于拥有巨大脱发人口的国内市场将极具吸引力。
“头”等大事
全球却仅有2款药物获批
近年来,脱发问题越来越成为困扰年轻人的“头”等大事,寻找治疗脱发的良方已是热点话题。
在众多脱发的类型中,雄激素性脱发(Androgenetic alopecia,AGA)是一种常见的脱发症状,其脱发的特点是毛囊无瘢痕性地缩小,在易感男性和女性中广泛分布,是最常见的脱发类型之一。
雄激素性脱发的机制,目前主要认为与遗传倾向和激素状态密切相关,体内激素睾酮(testosterone)会在5α-还原酶的作用下代谢为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而二氢睾酮会诱导毛囊缩小,使末梢毛转变为绒毛,如果没有及时采用治疗手段对其进行干预,最终就会导致脱发。
脱发通常开始于额部发际线,其双颞部发际线逐渐萎缩,接着是发际线顶点处弥漫性头发稀疏,最终发际线中心的头发完全脱落。
据文献统计,在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大约73%的男性和57%的女性会出现雄激素性脱发,58%的50岁以上男性会受到雄激素性脱发的困扰。
雄激素性脱发的发病率有着种族差异,80%的白人男性和40—50%的白人妇女受雄激素性脱发的影响;我国雄激素性脱发的患病率略低,男性患病率为21.3%,女性患病率为6.0%,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受雄激素性脱发影响的人群不在少数。
雄激素性脱发的治疗手段非常有限,目前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植发、激光治疗等,往往采用多种方法联用的方式来延缓雄激素性脱发症状的进程,但总体上并不能实现方案简单、疗效满意的治疗目标。
目前,美国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的药物只有米诺地尔(Minoxidil)和非那雄胺(Finasteride)两种,使用这两种药物已经成为了雄激素性脱发治疗的常用手段。
米诺地尔(Minoxidil)是一种周围血管舒张药,常用剂量有2%和5%两种浓度,局部使用时,可以增加毛囊附近血管的血流量,提高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刺激患者的毛发生长。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有8家企业拥有米诺地尔相关剂型的批准文号。
图片来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数据查询
非那雄胺(Finasteride)的适用类型则较为复杂,其中部分高剂量产品适用于已有症状的前列腺增生症,而部分低剂量产品则适用于男性雄激素性脱发的治疗。
非那雄胺是一种2型5α-还原酶的抑制剂,其可以降低睾酮向二氢睾酮的转化,进而减缓毛囊缩小与脱发的进程。
男性雄激素性脱发常采用两种药物联用的方法。有文献报道,采用非那雄胺联合米诺地尔搽剂治疗男性雄激素性脱发6月后,有效率可达41.67%。
小结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工作压力的持续加码,以及人们对自己外貌颜值的越来越重视,“秃”出重围已成为各年龄群体关注的“头等大事”。
不管是药物治疗,还是联合治疗法,亦或是方兴未艾的干细胞治疗,抗脱发市场已然成为国内外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期待未来能有好的方法彻底治疗脱发,拯救脱发星人。
参考文献:
[1]KELLY Y,BLANCO A,TOSTI A.Androgenetic Alopecia:An Update of Treatment Options[J].Drugs,2016,76(14):1349-64.
[2]NESTOR M S,ABLON G,GADE A,et al.Treatment options for androgenetic alopecia:Efficacy,side effects,compliance,financial considerations,and ethics[J].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2021,20(12):3759-81.
[3]MARTINEZ-JACOBO L,VILLARREAL-VILLARREAL C D,ORTIZ-LóPEZ R,et al.Genetic and molecular aspects of androgenetic alopecia[J].Indian journal of dermatology,venereology and leprology,2018,84(3):263-8.
[4]ADIL A,GODWIN M.The effectiveness of treatments for androgenetic alopecia: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2017,77(1):136-41.e5.
[5]高淑萍,李刚.雄激素性脱发的治疗进展.皮肤病与性病[J].2022,44(01):32-6.
[6]ROSSI A,CANTISANI C,MELIS L,et al.Minoxidil use in dermatology,side effects and recent patents[J].Recent patents on inflammation&allergy drug discovery,2012,6(2):130-6.
[7]柯国琳,唐彪,强娣,刘雯蓓.非那雄胺联合米诺地尔搽剂治疗男性雄激素性脱发.牡丹江医学院学报[J].2022,43(05):56-9.
[8]LEE J,RABBANI C C,GAO H,et al.Hair-bearing human skin generated entirely from pluripotent stem cells[J].Nature,2020,582(7812):399-404.
[9]TAKAHASHI K,YAMANAKA S.Induction of pluripotent stem cells from mouse embryonic and adult fibroblast cultures by defined factors[J].Cell,2006,126(4):663-76.
[10]PINTO A,TERSKIKH A V.The Rise of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Approach to Hair Restoration[J].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2021,148(6s):39s-46s.
[11]OKITA K,YAMAKAWA T,MATSUMURA Y,et al.An efficient nonviral method to generate integration-free human-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from cord blood and peripheral blood cells[J].Stem Cells,2013,31(3):45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