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显示,高脂血症是引起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其他严重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降血脂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中国降血脂药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02.3亿元,过去5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0%。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以及国产药品对进口药品的逐步替代,国内的降血脂药市场有望持续增长。
(资料图片)
两类临床首选药物
降血脂药是通过阻止胆酸或胆固醇从肠道吸收,促进胆酸或胆固醇随粪便排出,激活脂蛋白代谢,促进甘油三酯的水解,从而降低血浆甘油三酯或胆固醇含量。
按照作用机制,目前临床使用的化学降血脂药主要可以分为他汀类药物、贝斯特类药物、烟酸类药物、胆汁螯合剂、PCSK9抑制剂等类别,其中他汀类与贝特类药物为临床首选药物。
他汀类药物主要通过竞争性抑制与HMG-CoA还原酶结合,从而降低患者体内胆固醇的合成。其中,第三代他汀类药物凭借显著的降脂效果、较高的安全性及长效的作用机制,大大改善了高血脂症患者的用药体验,占据了主要市场份额,以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药物为代表,后者还被称为"超级他汀"。
贝斯特类药物可激活PPAR,诱导脂蛋白酯酶表达,促进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颗粒中甘油三脂水解,导致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减少,代表药物是非诺贝特、吉非贝齐等。
国内现有的市场竞争格局
总体来看,受限于技术和资金壁垒的限制,国内的降血脂药行业整体集中度较高。
目前,进口药物仍然是国内降血脂药市场的主要产品,以辉瑞制药和阿斯特康为代表,旗下降血脂药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均为为原研的第三代他汀类药物,先后于2000年12月、2007年1月在国内获批上市。凭借多方面的竞争优势,这两款原研药物在进入中国市场后迅速取得了极高的市场占有率。
2018年,国家医疗保障局带量采购试点工作启动,国内降血脂药的市场格局重构。然而,值得关注的是,集采多年之后,辉瑞制药阿托伐他汀钙片、阿斯特康瑞舒伐他汀钙片仍然占据了国内降血脂药销售排行榜前两名的位置。
在中国本土的降血脂药生产企业中,京新药业、嘉林药业、鲁南贝特药业、天方药业、海正药业等处于国产第一梯队,旗下降血脂药物主要为他汀类降血脂药。这些企业旗下的产品陆续通过了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品牌竞争力逐步提升,在国内带量采购等政策的影响下,国产产品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步扩大,显示出了国产替代进口产品的趋势。
未来整体市场将持续扩张
据推算,2024年国产降血脂药的整体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00亿元,未来五年的复合增长率可达到13.5%。
从年龄来看,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是血脂异常的高发群体,据统计我国老年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7.0%。目前,国内65岁及以上的人口数量已经突破了2亿,未来老年人群体的比重还会逐渐增大。鉴于此,国内老龄化问题的突出将使得对降血脂药的需求随之增长,这是驱动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
此外,随着中国政府对慢性病防治工作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包括高脂血症在内的慢性病的潜在患者得到预防和治疗,确诊患者的治疗比例将明显提高,这将促进降血脂药市场应用需求的扩增。
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未来中国的降血脂药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张,这是全球发展最快的药物细分市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