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热文:【新华财经调查】500多份“红头文”助推燃料电池 2025年或现拐点

新华财经
2022-08-31 07:57:27

新华财经从香橙会研究院获悉,截至8月25日,我国各地方政府发布的涉及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的各类政策文件累计511个,其中国家层面有88个。

据统计,国资委旗下有97家中央企业已开展氢能相关业务,开始布局的央企达43家,大型民营企业的积极性也非常高。


(相关资料图)

不过,受访专家指出,制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成本、基础设施、氢的制储运加等痛点依然存在,真正的突破预计在2025年以后。

车辆交付提速

近两个月,福田汽车搭载亿华通燃料电池系统的40辆燃料电池重卡、搭载重塑科技燃料电池系统的60量重卡陆续交付,分别为北京建工集团和宜家提供运输服务。

8月4日,捷氢科技、重塑科技、航天氢等6家企业的100辆燃料电池汽车集体“发车”,这是上海在“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政策带动下,首批投入示范运营的燃料电池汽车。

8月下旬,200辆搭载着潍柴氢燃料电池的城市公交车、轻卡、重卡牵引车等投入运营。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全国已建成加氢站超270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1-7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94辆和1633辆,同比分别增长2.1倍和1.3倍。

“燃料电池汽车的量今年确实上来了。我们预计到2025年,中国市场上的燃料电池汽车将有10万辆左右。”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促进中心主任张焰峰告诉记者。

去年8月,燃料电池汽车城市群示范应用推广启动,京津冀、上海、广东、河北、河南入选。截至上半年末,五大城市群运行燃料电池车辆已超过1万辆。

关键零部件国产化和成本下降是重要支撑。“早些年,燃料电池汽车的关键部件、关键材料几乎都是从国外进口,现在,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上80%多甚至100%的零部件可以自产。”张焰峰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近日表示,和2015年相比,今年燃料电池汽车各项指标都有成倍改善,比如寿命,石墨双极板的电堆寿命从3000小时提高到15000小时。

“过去三四年,燃料电池系统额定功率从30kW发展到目前接近300kW。成本从之前的数万元/kW降到目前的5000元/kW以下。”风氢扬董事长刘军瑞说。

资本全链加持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王菊此前对记者表示,燃料电池汽车就像十年前的电动汽车,在发展初期阶段,有不少质疑的声音,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可如今,我国电动车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未来燃料电池汽车会如电动车一般涌现一股新势力。

清科研究中心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对主业为氢能产业的相关企业投资约为136.61亿元,涉及投资事件183起。2017年之后,因政策发力原因,投资速度加快。

近10年来,我国氢能相关企业注册量不断增加。新华财经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末,我国现存氢能相关企业2675家。2021年新增680家,同比增长36.27%。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凌逸群表示,围绕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中石化采取战略投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与国内外企业开展合作。隆基绿能创始人、总经理李振国表示,将于明年建立起大规模电解水制氢设备的装备能力。

起步较早的企业已陆续到了上市或冲击上市的阶段。两个月前,承载上汽氢能和燃料电池板块的捷氢科技、氢能装备供应商国富氢能、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企业治臻股份陆续发布科创板IPO招股书;已在科创板上市的亿华通不久前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东岳氢能、国鸿氢能等企业均已完成股改。

“国家这一轮投的钱大约在百亿元左右,而氢能产业链很长,细分环节很多,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要实现自主化,没有民间资本的追捧,产业起不来。”张焰峰说,相关企业不断上市,将进一步吸引资本入局。

产业痛点仍在

里斯战略定位咨询中国区合伙人何松松告诉记者,从几个维度来看,氢燃料电池呈现产业上游快速发展、下游商用先行、民用滞后的整体特征,预计在未来一两年内,商用氢能源汽车将迎来第一波市场热潮。

“今年燃料电池车市场走高,主要受政策面刺激的影响较大。随着产业链完善、价格有效控制、产品力提升、氢能概念深入人心,未来3-5年,氢能的市场应用会从政策导向到市场导向的转变。”骥翀氢能品牌发展部总监蒋志强对记者说。

张焰峰指出,平均电堆成本目前快速下降至5000元/kW,但还远远不够,去年我国车用氢加注成本平均50-60元/千克,距离30-35元/千克的可商用价格还有很大差距。2021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电动车、燃油车百公里综合成本为924元、441元、528元,燃料电池汽车的成本还需要实现较大跃升。

“在基础设施方面,目前加氢站还不到300座,补能保障问题已经成为瓶颈。如果在2025年扩充到1000座,补能才初步具备便利性。”张焰峰说,发展改革委明确发展绿氢,但绿氢目前的产能占比极低,氢能后端应用就成了“无源之水”。

不过,捷氢科技总经理卢兵兵告诉记者,目前系统零部件、电堆、膜电极及双极板等已经实现了国产化,催化剂、质子交换膜和气体扩散层的量产国产化替代应用预计2023年实现。随着电堆功率密度提升、三大核心材料的量产国产化、规模效应带来零部件成本下降,2025年燃料电池系统有望达到1000元/kW,氢气价格达到25元/kg,燃料电池系统有机会和大排量内燃机成本持平,届时即使没有国家补贴,燃料电池也可以在很多场景得到应用。

责任编辑:238
热点新闻

深圳热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2 SZONLINE(SZONLINE.CN) All Rights Reserved.邮箱:56 26 623@qq.com

粤ICP备18025786号-5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