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东时间4月22日上午8时瑞幸咖啡在美国向证交会正式提交了招股说明书的F-1表格,融资金额尚未确定。承销商包括瑞信,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和海通证券。
一年16亿的亏损换来了2073家店铺和1680万用户。
(资料图片)
2018年,瑞幸咖啡售出约9000万杯咖啡,净收入8.4亿元。年末门店数量达到2073家。
截至2019年3月31日,瑞幸有2370家咖啡店,其中有91.3%是缓存商店。
2018年,瑞幸咖啡以开店和收购新用户为目标,在其中亏损15.98亿元,市场成本7.46亿元
截至2019年3月31日,用户数量达到1687万。在2019 Q1年,客户成本将降至16.9元。
从Q1到2018年第四季度,瑞幸咖啡的运营损失率分别为96.6%、28.3%、20.1%和13.8%。Q1 2019年营收为4.78亿元,同比增长3594%,运营损失率进一步收窄至110%。
为什么要在美国上市?
年初的时候说瑞幸咖啡要在香港上市,但是我国不同意。既然上市,就应该去美国资本市场和星巴克同台竞争,不要怕班门弄斧。
面对同样的资本市场和同样的投资者群体,星巴克必须成为咖啡估值的基准在瑞幸星巴克最新的市值是946亿美元,而瑞幸咖啡价值800亿美元或90亿美元即使它是星巴克的十分之一。
果然,美国投资者也看到了这一点。就在4月18日,瑞幸咖啡宣布完成由贝莱德,牵头的1.5亿美元的B系列融资,投资后估值为29亿美元。贝莱德是星巴克最大的活跃投资者,通过几只子基金持有星巴克8180万股,占比6.58%,是基金管理公司最大的活跃投资者和第二大股东。
贝莱德是世界上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管理着6万亿美元的资产。瑞幸咖啡以1.5亿美元位居第二。重要的是它得到了世界顶级投资机构的认可,这意味着瑞幸咖啡和星巴克在美国投资者眼中是同一条轨道上的竞争对手。
16亿的损失换来了2000多家店铺和近1700万用户。有些人觉得不值得也没关系。关键是贝茉德认为这是值得的。
磨斧头让鲁班尴尬
截至2018年底,星巴克在全球拥有超过29000家门店,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247.2亿美元和45.2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星巴克大约50%的商店是特许加盟店。截至2018年底,星巴克52.3%的店铺为自营,47.7%为特许经营。在北美大本营星巴克加盟店也占了41.3%。个体经营和加入工会是星巴克的“舒适区”(这个问题将在另一个时间讨论)。
2018年,星巴克在中国收购了3521家店铺,使它们100%实现了自营。星巴克的反常行为不禁与瑞幸咖啡的迅速崛起联系在一起。
北美市场已经饱和,其在东亚,中东,欧洲和南美的扩张并不顺利。只有中国最有想象力。星巴克被迫采取自营模式,这是与瑞幸咖啡“奋力拼搏”的唯一途径。
然而,星巴克曾经是一只绩优股。如果它在中国陷入价格战和补贴战,将不可避免地造成“伤敌一千,损己八百”的局面。而且3500家店都是自营,亏损直接传到母公司的报表上。2018年,整个亚市场收入占星巴克全球总收入的26.7%,中国更少。如果股价因为与小瑞幸,的斗争而大幅下跌,损害整体业绩,星巴克管理层将面临来自美国股东的巨大压力。
当瑞幸咖啡在美国上市时,星巴克甚至更尴尬。市值比它的竞争对手大几十倍,所以当它赢的时候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但是当它输的时候,就没有脸见它的长辈了。这到后期可以了解一下有关汉芯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