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邑是什么意思?食邑的发展历程介绍

韶观网
2023-05-08 07:42:38

食邑是什么意思?食邑的发展历程介绍

如果你经常看古代小说或者电视剧,你会发现皇帝经常奖励“食邑一千户”。食邑是什么意思?食邑是中国古代封建制度的产物之一,也被称为采邑、封地。食邑制度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起源于西周时期。

食邑制度简单地说,就是君王将一定区域的税收奖励给有功的臣下,食邑制度盛行于西周时代,最早是周王以分封制的形式,将大片土地赐予有成就的人或族人,这样裂土分疆就有了自己的王国。后来随着士大夫和权贵阶层的日益增多,逐渐演变为一个小区域的分封。但由于没有被赋予独立的组织权,只享有地区的部分统治权,食邑制度应运而生。

食邑是什么意思,食邑者也叫封君,食邑土地内的百姓叫封民。封君享有封民的衣食住行等税收收入的所有权。同时,封户也要承担国家层面的征兵义务。春秋战国时期,大封君基本上都是扶持自己的食客,甚至影响朝廷政令和国家命运。据《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孟尝君时相齐,封万户于薛。其食客三千人

后来,因为周王室失去了对天下的控制,诸侯们起来互相攻击,导致严重的土地兼并。食邑制的世袭制逐渐被打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用郡县制度取代了分封制,虽然保留了食邑制度,但特权大大削弱了。受封的人不再享有统治土地的绝对权利,而只享有土地带来的财富,这是为了防止分封人形成独立的军政财权,对中央政府构成严重的威胁。

唐玄宗时代,受食邑制的人逐年增加,国家征税的土地逐年减少,导致国家收入逐渐下降。正因如此,李隆基将自主征收采邑税,改为国家征收,然后由食邑者征收。同时降低食邑封地的实际征收比例,即食邑为1000户者,独立收税1000两,改制后只能收500两。此举大大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虽然权贵阶层不满,但是食邑的收入还是很可观的,并没有受到致命的影响。

北宋时期,为了避免出现中晚唐时期的节度使权利过大,不受中央控制的局面,再次降低了食邑制度的比重,实际到手不足原来的十分之一。后来随着国家大改革,宋神宗时期,食邑制度被降为一个与官职大小挂钩的荣誉制度,通常在上次食邑数之后,会以一次性金额的金银首饰代替奖励。

明代相应调整了食邑制度,即荣誉称号,一次性奖励,也有封地可以继承。朱元璋定下来的朱姓子孙可以永远享受食邑税收政策,就是对食邑制度的重新启用。食邑是什么意思,直到清朝,食邑制度才被彻底废除。

责任编辑:351
热点新闻

深圳热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2 SZONLINE(SZONLINE.CN) All Rights Reserved.邮箱:56 26 623@qq.com

粤ICP备18025786号-5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