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是怎么由来的?
倒春寒是指初春(一般指2月末至3月初)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一般指4月)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气现象。倒春寒须满足两个条件,首先是比上一阶段气温要低很多,第二是平均气温在10摄氏度以下持续5天。 在一年四季中,气温、气流、气压等气象要素变化最无常的季节就是春季。经常是白天阳光和煦,让人有一种“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感觉,早晚却寒气袭人,让人倍觉“春寒料峭”。这种使人难以适应的“善变”天气,就是通常所说的“倒春寒”。据历史资料显示:北京30年出现“倒春寒”的几率在57%左右。特别是早春时节,这种气候特点表现得尤为明显。
倒春寒会带来哪些影响?
1、心脑血管病发病增加
老年人热平衡的能力较差,其循环系统很容易受到倒春寒的刺激。交感神经受寒冷刺激后容易使血流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
2、骨关节疾病: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
些年轻人由于爱美,在气温忽冷忽热时就过早的穿起了单衣、单鞋,甚至穿着八分裤而将脚踝关节暴露在外。
此举极易造成膝关节或踝关节因遭受冷空气袭击,而出现局部麻木、酸痛等症状,久而久之,便容易发生风湿性关节炎。
3、感冒、肺炎也高于平时
由于气温忽高忽低,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会受到直接影响,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可乘虚而入,造成流感、腮腺炎、肺炎等传染病流行。
责任编辑:433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