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当日上午,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召开北京市生态保护新闻发布会。北京商报记者从会上获悉,北京连续三年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已累计记录物种6408种。好成绩的背后,是基本稳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和逐步筑牢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底。有关分析指出,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重要财富,在“双碳”转型目标背景下,一个地方发展好与不好不仅要看GDP,还要看当地生物多样性的多寡、环境的优劣。
三年累计记录6408种各类物种
北京商报记者从会上获悉,为了摸清全市生物多样性本底情况,按照生态环境部相关技术标准,北京市制定了计划,于2020-2025年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2022年,阶段性调查实地记录各类物种3560种,2020-2022年累计记录6408种。
从城市生态重要区域看,城市绿化隔离地区是实施城乡接合部减量提质增绿的重要区域。调查中发现,城市绿化隔离地区等区域内存在半自然或近自然生态系统,有潜力成为城市中物种交流的汇聚区和生态廊道的关键节点。目前,在绿化隔离地区实地记录到1800余种生物。
从指示物种看,记录到一些对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有指示作用的物种。“以蝴蝶为例,它们生命周期短、敏感性强,对环境变化、生态系统健康、人类活动干扰可以起到良好的指示作用,是国内外常用的指示物种之一。”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曹志萍介绍,调查中,在城区记录到了近30种蝴蝶,其中包括丝带凤蝶这类对野生植被需求较高的种类,一定程度上说明城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市域面积1/5是自然保护地
近年来,北京市各部门连续开展了造林绿化、生态修复、湿地修复等一系列措施,推进北京向“生物多样性之都”越迈越近。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处副处长冯达介绍,近年来,已发现陆生野生脊椎动物608种,维管束植物2088种,同时,鸟类数量515种,位居G20国家首都第二位。
在这一成绩背后,是逐步筑牢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底。据了解,截至目前,北京市山区森林覆盖率达到67.07%,形成稳定的生态屏障。同时,经过十年的努力,两轮百万亩造林工程全面完成,共造林绿化219万亩,使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从14.85%提升到31.4%,平原造林过程中,共营建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295处、小微湿地491处,设置人工鸟巢5027个,配植食源蜜源性植物120万余株。湿地生态系统质量也获得了明显提升,截至目前,累计恢复建设湿地1.2万余公顷,形成万亩以上大尺度森林湿地10余处,生态质量明显改善。当前北京市共有5类79处自然保护地,约占市域面积的20%,形成了类型比较齐全、分布相对广泛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好成绩面前,生态环境保护不可松懈。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鹏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向未来,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非常重要的财富。“在‘双碳’转型目标的大背景之下、在绿色发展的整体思路之下,未来,一个地方发展好与不好,不仅是看GDP,不仅是看居民收入水平,同时还要看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多寡、环境的优劣等。”
寻找环境与经济“最大公约数”
北京对于生态多样性的保护不会停止。据曹志萍介绍,下一步,北京市将深入开展生态保护监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作。
“生物多样性与经济发展,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王鹏说,北京过去、现在、未来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的发力,原因之一便在于生物资源是地球、人类社会、环境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牺牲自然获得的高速发展实则会使经济面临风险。根据《新自然经济报告(NNER) II:自然与商业的未来》,全球超过一半的国内生产总值(44万亿美元)依赖于自然及其服务,因此面临着因自然损失而遭到破坏的风险。对中国来说,风险甚至更高。根据NNER中国深度报告,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5%,即9万亿美元,受到自然损失的潜在威胁。
与此同时,大自然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根据NNER II,到2030年,在关键部门向自然积极的经济模式过渡可以在全球创造近4亿个就业岗位和超过10万亿美元的年商业价值。
“正是因为有了生物多样性,有了更适合于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才能实现更加可持续的、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才能让经济社会获得长足进步。”王鹏表示,“从长期和宏观角度来说,生物多样性其实与城市的发展、人民生活的富足密切相关。绿色发展环境还有直接的经济价值,例如有利于地区开展相关的文化旅游事业和现代服务业等等。”
基于这些情况,财经评论员张雪峰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北京可以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来促进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可以通过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产业,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作为一个超大城市,北京应当继续在保护生态多样性的同时,寻求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公约数’。”张雪峰表示。(作者:金朝力 冉黎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