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长期以来,官场类影视剧往往以反贪除恶为发力点,深化权力救赎,伸张人民正义,但是权力意志被纠偏后,人民权利如何主张、如何赋得却鲜有涉及。2022年,以《警察荣誉》《底线》《县委大院》为代表的电视剧,走出干部与权力纠葛的故事线,着力平民生活的改造,展示公共权力下沉后,在阳光下如何运行,还政于民。
机关工作规定丛丛,约束力强,加上传统官僚机构历史书写隐秘性的加载,无形中造成了机关的大院文化或高墙文化,成为干部与民众沟通的鸿沟、互信的阻碍。于是机关大院类文学创作都以权力的正本清源为目标,而《警察荣誉》《底线》《县委大院》中虽然有围墙,但进出大院的门槛没有了,观众看到的是大院与街市的互通,大院的门庭若市,干部工作的匍匐,民众维权的心气。民众心中“官”本位在淡化,干部心中“民”的分量变得沉甸甸。警察一次次穿街走巷,纾难解困,安抚人心,在与形形色色的民众打交道中褪去了冷漠和高傲。法律的威严无情之下,是法官的有情,最大限度地和解纠纷,扑灭民众苦恼的火星,化身社会天平,称量公平正义。法有权而人无权,彰显社会法治效果。从吕青山到梅晓歌到艾鲜枝,县委权力交接中看到新生领导者化权力意识为守土有责,从攫取权力变为责任担当,县、乡镇、村领导处于多重矛盾夹层里,创业艰难,务实肯干,惟求百姓生活安澜。三部电视剧解除了权力寓言,拆除横亘在民众心中的权力围墙,引导社会从权力信奉回归生活信仰,沟通权力与权利,建立政治与生活的平衡,展露社会新秩序、新格局。
《警察荣誉》《底线》《县委大院》中许多事件在社会发酵已久,很多话题直面民众真实的生活情境。如何解开基层民众的生活扣,真正考验干部的执政能力。基层是城市与乡土的混合区,过去与现在的交融处,是民众情感的漩涡,能充分感应改革传导的阵阵波动与回响。三部剧作情节扎根基层,一地鸡毛的杂事堵塞了幸福时光的流动,民众社会情绪反映了同质化生活境遇,而管理者“带着诚恳而仔细的琐碎作风”,一点点打磨凝固已久琐屑烦恼,日渐成熟的管理智慧和技巧不断激活民众获得感,给生活以甜味。在基层,人性存在与时代维度的缝合难度大,基层干部以自我的谦卑躬身,把个人投向社会发展的洪流,共筑社会精神的围堰。
《警察荣誉》《底线》《县委大院》下沉探索为民服务延伸的责任深度,上浮追溯党性、政治性的审美力量。人物、故事能沉入现实土壤,精神、品质又能上浮艺术云端,是电视剧对新时代干部与民众关系尺度的新丈量,也是探讨社会关系的艺术新实践,还是现实主义创作拓展的广阔道路。三部剧展现出国家干部的新形象,回应了现代化进程中民众对执政者能力的不确定,实事求是地回应了民众的社会关注。新时代新理念武装的干部有着纯粹感。警察故事去掉悬疑化,因挚爱而奉献;法官故事去掉高大上,因苛求而温暖;基层干部去形式化,因初心而务实。三部剧保持着清凉、素朴和明亮的画风,与层叠的事件形成对比,这是艺术的惊醒,也是艺术的现代性表达。故事的现代性引导每个热爱生活的人走出狭隘,走出事件的困扰,走向有意义的存在,体验幸福感。警察的自洁、法官的自律和大院干部的不懈,传递了现实诗性的力量,唤起民众奋斗生活的热情,艺术由此完成了超越日常生活实践意义的任务。事实上,这是艺术对所有积极向上的生活者的期待,期待伦理道德的自由时,也期待他们在审美上的共鸣畅想。
写实是电视艺术恒久生命力的源泉,温暖现实主义的诗情同样吸引观众驻足艺术流连忘返。拾薪者不单要为大众取暖,还要塑造理想人格,点燃众人共同的生活想象。(作者雷军系原军事经济学院基础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