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偏僻山坡上躺着一尊灰头土脸的石狮,竟很可能出自明朝。近日,北京市民杨云峰带小孙子游玩时,发现一尊饱经沧桑的石狮被遗弃在长辛店西山坡。当地社区工作者得知消息后,立刻将石狮移至社区保管并展示。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刘卫东认为,这尊石狮出自明代的可能性较大,社区的保护工作值得肯定,为石狮的展示利用奠定了基础。
长辛店民俗老物件陈列展馆自2011年3月成立至今,在原社区书记尹喜军运作之下,已征集到各类民俗老物件3000多件。近日,北京青年报记者在合成公社区看到,展馆迎来了一尊气势威武、栩栩如生的石狮。石狮和底座为一体雕刻,狮子蹲坐在须弥座上,通高88厘米,其中狮子高58厘米,底座高30厘米。石狮左侧前后肢及部分底座缺损,好在狮头完整,双目圆睁、鼻头肥大、狮口开张、胡须修长,头顶的发卷几乎被磨平,但后脑的发卷层次分明。石狮胸前挂銮铃,后背微微弓起,右前爪下踩着的小狮历经岁月打磨形态漫漶。
这尊石狮如何来到合成公社区?据北青报记者了解,近日,家住长辛店附近的杨云峰先生,带着6岁半的小孙子在长辛店西山坡游玩。孩子好奇心强,发现了躺在野地里的石狮。杨云峰判断,这尊石狮很可能是件文物,于是将这一信息告知尹喜军。为保护石狮,尹喜军准备了一辆三轮摩托车和防磕碰用的被褥,在长辛店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将石狮运至合成公社区保管。“由于石狮自重较大,从清理到搬运耗时长达6个小时。”尹喜军说。
得知有新发现的古狮,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秘书长梁欣立立刻找到合成公社区。梁欣立探访过北京现存绝大多数古狮,并著有《北京古狮》《北京中轴线文化游典——古狮》等图书。
据梁欣立介绍,中国原本没有狮子这种猛兽,但随着人类的往来交流,狮子被当作“贡品”入献来到中国,传说狮子最早传入中国是在西汉时期。公众现在看到的古狮,是古人以真狮为原形,通过匠人的创造反映出来的艺术形象。北京的古狮多用石、铁、铜雕造而成,分布在皇宫、府衙、庙宇、园林、陵墓等处,是珍贵的文物遗产。
就长辛店西山坡的石狮,梁欣立指出,明清时期遗存的古狮往往成对摆放于门前。以狮子蹲坐的方向来看,多为左狮右前爪踩绣球、右狮左前爪踩小狮子,而长辛店西山坡的石狮却一反常态——为右前爪踩小狮,这与一些元代古狮相似,但其造型、装饰风格更具明清古狮的特征。相比皇宫内外一些高大威猛的古狮,长辛店西山坡发现的石狮体量较小,因此规制不会很高。其须弥座上铺锦的四个坠角有铜钱纹,寓意前程似锦,不排除其出自富商宅院门前的可能。值得一提的是,明清时期的长辛店,是进出京的重要通道之一,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的繁荣。
(记者 崔毅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