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演艺市场,驻场演出已经形成一条独特的风景线,且经过多年的沉淀,品牌效应显著,不仅孕育出多部具有市场影响力的精品力作,还培养出一批批实力派演员,吸引一拨拨观众走进剧场,推动演出行业健康发展。近半年,还有时间剧场、大麦新空间等突破传统观演关系的环境式、沉浸式剧场开门营业,将驻场演出与更时尚的文化消费模式结合,融入都市人的休闲生活,也为北京“演艺之都”的建设提供多样的风采。
(相关资料图)
名词解释 驻场演出
传统意义上,驻场演出指一部剧或演艺项目,在固定的场地开展常态化的演出,业内一般认为,连演50场以上的即可称为驻场演出。随着演艺市场内容的丰富,驻场演出的概念也越来越宽泛。不只局限于某个剧场上演某一部固定的作品,而是变成了在某一剧场常态化上演的、具有鲜明品牌特色的演出。比如繁星戏剧村《奋不顾身的爱情》连续十年上演近3000场,吸引大量年轻学生白领观看;位于751D·park园区的小柯剧场,持续推出《稳稳的幸福》《等你爱我》等9部小柯个人风格鲜明的音乐剧;北京地质礼堂、A33剧场、磁剧场等“开心麻花”驻扎的剧场里,笑声连连……
“最红”的早期驻演
《功夫传奇》
16年连演9000多场
早年间北京各大景区的旅游演艺,形成了驻场演出的最早模式。
“旅游演艺类的驻场有很多表现形式,比如在朝阳公园常年举办的特色表演、大马戏演出;又比如剧目式的,在北京欢乐谷华侨城驻演多年的《金面王朝》,每一两年就会对剧目进行改版和升级,常演常新。”北京演出行业协会会长、北京舞蹈学院艺术实践中心主任张海君说,北京是一座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城市,也是一个闻名海内外的旅游城市,旅游演艺市场的驻场演出积淀丰富。
在文旅结合的驻场演出市场中,位于东城区幸福大街44号的红剧场曾创造一个传奇,融合中华武术、杂技、舞蹈等多种艺术元素为一体的舞台剧《功夫传奇》自2004年至2019年连续上演16年,场次高达9000多场,大量外国游客来京必打卡,成为北京旅游的一张金字招牌,也成为早期驻场演出的成功范例之一。
随着演艺市场内容的丰富,驻场演出的概念也越来越宽泛。在张海君看来,现在的驻场演出可以说是一个“大驻场”概念,不只局限于某个剧场上演某一部固定的作品,而是变成了在某一剧场常态化上演的、具有鲜明品牌特色的演出,比如在小柯剧场上演的多部小柯音乐剧,在北京地质礼堂、磁剧场等地上演的“开心麻花”系列喜剧,以及德云社、嘻哈包袱铺乃至多个脱口秀小剧场的驻场演出,演出品类逐渐细化,各自拥有一批忠实的观众。
“在北京着力建设‘演艺之都’的内容层面,如果说传统剧目是重要的一极,那么驻场演出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极。”张海君以伦敦西区和百老汇常年上演的驻场演出类比,伦敦和纽约被当做世界演艺中心,驻场演出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当一座城市涌现出很多艺术水准较高的剧目,并将它长期驻演下来,形成优质口碑,不仅能吸引海内外的游客前来,还能带动演艺产业全链条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
“戏捧人”的常年驻演
沈腾、马丽从《乌龙山伯爵》走出来
“对剧目制作方来说,驻场演出是一把‘双刃剑’。”张海君说,驻场演出以一剧一场的形式上演,最显而易见的优势是摊薄成本,减少巡演产生的额外场租,道具运输、装台和演员差旅等一系列费用,“但与此同时,驻场演出对剧目的质量提出很高的要求,如果质量不过关,观众就会逐渐流失,剧场运营也难以为继。”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淀,北京市的驻场演出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涵盖话剧、音乐剧、相声、杂技等多种形式,也培育出多部经典作品,在市场上长演不衰。在繁星戏剧村上演的《奋不顾身的爱情》,从2013年12月正式演出开始,至今已连续上演10年,全国累计上演场次近3000场,还曾创下国内小剧场单轮演出192场的最多场次纪录,以及连演7个月的最长驻演纪录。
繁星戏剧村制作人郝微丽说,《奋不顾身的爱情》的名字听上去是一个爱情戏,但绝不仅仅讨论爱情,还包含了抗战建国、家国理想、知识分子情怀等丰富而永恒主题,“这不是一部在内容上、情节上蹭热点的剧目,所以能吸引一代一代的年轻观众。”繁星戏剧村做过观众调研,运营多年来,其观众中占比最高的年龄段稳定在25至29岁,20至24岁的观众其次,而《奋不顾身的爱情》驻演10年来,观众们看戏时深受触动的点几乎一致。北京这座充满活力的大都市,每年都有大量年轻人涌入,优秀剧目的长期驻演,也为充满新鲜血液的北京涵养了一代代年轻观众。
一部作品的持续上演也为演员们提供不断成长的舞台,一批批演员在驻演剧目中磨炼演技,被观众熟知,在“戏捧人”与“人捧戏”的相互作用中达到平衡。“开心麻花”著名喜剧《乌龙山伯爵》首演以来,全国范围内有不下10组的演出阵容,沈腾、马丽、艾伦、常远等知名演员都曾参演,因此这部戏也被称为开心麻花的“黄埔军校”。而在2021年开播的《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中,冠军和季军得主张弛和王皓,以及2022年的冠军组合左凌峰、张维伊和刘同,都曾长年在繁星戏剧村的舞台上演话剧,张弛、张维伊正是《奋不顾身的爱情》在2013年首演时的“元老”级演员。
全新模式的“新驻演”
《威尼斯商人》吸引周边居民看“莎翁”
随着演出市场的发展,驻场演出也出现了全新的模式,突破传统观演模式的环境式、沉浸式演出越来越多,成为都市观众文化消费的新风尚。不少新建、在建的小剧场把位置选在商业区、文化创新园区,它们在带动周边产业、涵养城市文化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时间剧场坐落在百子湾北京22院街艺术区,附近有今日美术馆等深受文艺青年、时尚潮人喜爱的艺术机构。时间剧场于2022年下半年试演营业,2023年春节期间正式营业后,环境式音乐剧《威尼斯商人》以每周4场的演出量不间断上演看,目前已上演80余场,覆盖观众超一万人次。该剧导演李妮介绍,慕名而来的观众不仅有年轻学生和白领,在附近苹果社区居住的家长也会带孩子前来,还有不少在附近艺术区逛街的外国观众。观众们在文艺复古风格的剧场中,感受威尼斯水城的浪漫场景,一边吃着小零食、喝着饮品,一边与剧中的演员互动,全方位体验莎翁的经典戏剧。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具有社交属性的文化消费新场景。
无独有偶,去年11月,大麦旗下的首个演艺新空间“大麦新空间”在具有北京历史文化地标意义的隆福寺文化街区开业,沉浸式互动戏剧金钱世界北京版《现在开市》作为开业大戏开启驻演模式,计划在京上演300场。《现在开市》完全打破了舞台和观众之间的壁垒,让观众也作为剧目发展的主导者参与其中,通过与现场演员的互动,将剧目推向开放式的结局。目前该剧已收获大麦评分9.2分的口碑,有观众留言感慨:“剧情结束了,我还没从紧张激动的心情中走出来,直到推开剧场大门,看到北京的夜色,奇妙的穿越感把我击中,真是个有趣的晚上。”
提到大麦新空间的后续运营,大麦“当然有戏”厂牌主理人李婧介绍,得益于首都北京戏剧产业开放、互连的发展环境,“文化内容+场景”的生态型消费,逐渐成为当代都市人休闲娱乐的主流消费选择,“大麦新空间除了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观演体验外,还将以戏剧为纽带,推出剧本朗读、沉浸式戏剧工作坊等一系列以城市生活方式为内核的文化活动,为年轻人提供一种更为新鲜、有养分的戏剧新生活。”(文\记者 韩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