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录音技术已经如此之高了,为什么还要使用最原始的拟音呢?”北京人艺首次推出的院庆“人艺之友日”,让观众有机会在“戏剧课堂”上问出如此有价值的问题。这一名为“声声入耳”——舞台音效及现场拟声的互动讲座,邀请北京人艺语言幽默又善动脑筋的音效大咖郑晨,为观众揭秘舞台幕后的匠心。
虽不是明星艺术家参与的互动活动,但现场却坐得满坑满谷,一台巨大的风车成为切入点。刚工作时,郑晨曾经“自以为是”地为这台大家伙起了一个稍显学术的名字,但前辈一句话却化繁为简:这就是“风车”,作用就是营造风声。通过摇动手柄,依靠帆布摩擦,逼真的风声回荡耳畔。而现场几位小朋友也被请上台,体验“造风”的乐趣。不过这个工作其实是个体力活儿,郑晨说自己曾经因为在一个戏中的强度有点大,甚至因为胸口疼而一闪念“自己究竟是要告别人艺还是告别人世。”
而看起来并不起眼的两片三合板则是闷雷效果的制造者,随着晃动,依靠空气的震动,“雷声”一声紧似一声,而这也成为经典话剧《雷雨》中最重要的音效。雨声则是靠扇子上串珠子的晃动营造出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据悉,早年间演出时,后台的画面也十分震撼,十几个人一人拿一块板子分两侧而立形成矩阵,在指挥的引导下次第晃动,郑晨说,“在没有电声、没有便携录音设备的年代,一场《雷雨》因此也生动传神。”
人艺的看家戏《茶馆》,每一场演出的音效,都是郑晨现场营造的,大家开玩笑说,郑晨把《雷雨》的音效干成了非遗。在舞台的侧台,郑晨的工作台上摆满了东西,用他的话说,那些都是老北京的响器,他也将自己的这些宝贝带到了此次的讲座中。磨刀人用的“惊闺”,剃头的用的“唤头”,算命的“锣”以及卖煤卖炭的“鼓”……“特别是《茶馆》的第一幕,郑晨模拟了卖熨斗的、炒菜的、卖柿子的、卖菱角的,磨刀的剔头的,甚至还有两头骡子……“虽然同是骡子,但秦二爷和庞太监的动静也不一样,秦二爷春风得意,骡子的蹄声很快,最后还打个响鼻儿;庞太监的骡子则和他这个人一样,慢腾腾没有一丝生气。”
一样样示范后,郑晨还和观众分享了一个自己的经历,“2005年复排《哗变》,接到任务后我们正好赴美国演出《茶馆》,于是我便带上了《哗变》的剧本想得空时熟悉下。那个戏其实给音效的空间并不大,只有汽笛声、海鸥声和军歌。那次美国演出我们去了旧金山,巧合的是,在金门大桥下刚好是美国海军基地太平洋舰队司令部的旧址,正是《哗变》剧本里剧情的发生地。于是我就在那里录了当时的环境音,海鸥以及海浪的声音,听着汽笛声,感觉瞬时就穿越了。”现场,他为观众播放了自己当时录下的海鸥声,而这个故事,郑晨想传递给观众的是,音效作为话剧的一部分,每一部作品都希望声音能与戏合拍,从中也能看到戏剧从业者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