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推荐:湛江文博专家上央视讲“古”道“非遗”

湛江日报
2022-06-20 05:52:46

近日,湛江非遗纪录片《我们诞生在湛江》在朋友圈刷屏了,得到了众多点赞和转发。湛江市博物馆原馆长、副研究馆员陈志坚看后高兴地对记者说:“该纪录片充分彰显了湛江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蕴,作为一名文博工作者,感到非常自豪!”据了解,我市10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中,陈志坚编写了非遗项目申报文本30多个,并多次陪同中央、省、市新闻媒体记者深入乡村采访,业内人士无不尊称其为湛江传统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

踏遍雷州半岛


(资料图)

众多古村落

陈志坚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出生在雷州市南兴镇康家村,祖先是明代雷州府儒学教授,教书育人,桃李遍天南。清康熙年间,家族从北坑迁居康家创业宏兴,取“康熙兴家”之意,名曰“康家村”。该村重视教书育人。年已古稀的陈志坚到现在还记得童年时的情景:皎月的夏夜,他伏依在祖母的膝盖上,聆听祖母吟诵着《月光光月圆圆》的歌谣,教他念《三字经》的“人之初,性本善……”字句,讲着《喂牛侬仔》的故事,他都听得津津有味。康家村民风淳朴,民俗文化氛围浓郁,尤其是农历二月初二的土地公诞辰更为热闹,让他从小就对民俗文化怀有强烈的兴趣。

陈志坚1971年参加工作,从事电影美术工作。上世纪90年代末,他参加自学考试,几年之内连续考完大专和本科的全部课程。之后他调到雷州市博物馆工作了五年半,又在湛江市博物馆工作了五年半。陈志坚孜孜不倦地研究文史,为抢救和保存非遗文化,他的足迹踏遍了雷州半岛众多古村落,路边的残碑、村头的石狗等等,他都可以一一道来。他注重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撰写出版了《雷州石狗》《雷剧》《雷州文化》《雷祖陈文玉》《雷剧艺术》《湛江傩舞文化》《巾帼英雄——冼夫人》等专著,主编湛江文史十大丛书之一《建筑文化》、《生态文明建设》,任《湛江市文物志》副主编(并执行编写),参与审编《海康县志》《湛江市艺术志》等文史资料,撰写历史文化论文近100篇。由于工作出色,他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基层文化工作者”称号。

这些书大部分是他退休后写的。为了写这些书,他每天一早就去办公室,很晚才回来,对此,他妻子也埋怨过他多次,但他笑一笑,总是说:“时不我待,我已经60多岁了,不抓紧时间不行啊!”

陈志坚的著作。

不遗余力弘扬

传统民俗文化

2020年2月,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用了40分钟介绍雷州。其中,央视记者在采访雷州古建筑时,专门请了陈志坚陪同3天,走访了潮溪村、东林村和邦塘村等地。近些年,广东电视台、凤凰卫视等媒体来湛江采访民俗文化,他也经常陪同当“导游”。谈起湛江民俗文化,他可谓如数家珍。

多少年来,陈志坚穿行于湛江市的各个古村落,他将这些古建筑定格在照片中,为其编撰的图书积累资料。湛江市各县(市、区)文物保护评估与非遗项目评估工作,经常邀请他前往指导。陈志坚笔耕不辍,撰写的文章《南海丝绸之路雷州半岛港埠变迁的探索》《深坑西村明代窑:藏在深闺人未识》《南渡窑一把手茶壶的文化特质》《雷州出土制作树皮布的双肩石拍》刊登于《中国文化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国家地理》、《岭南文史》、《广东文物》期刊以及《湛江日报》、《湛江晚报》上。

陈志坚还经常参加一些大型的学术交流会,也做一些讲座,不遗余力地弘扬湛江非遗文化。2011年8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合办《衣服的起源——树皮布》展览,雷州市英利镇那停村出土的石拍被借调到香港中文大学展出,陈志坚被邀请参加开幕式,并在展览时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上作雷州文化专题讲座。他通过对诸多文物的考证,得出结论:汉朝之前,南海已有海运航路,雷州半岛是重要的出海口。得到了与会专家的肯定。

去年10月1-8日,南渡窑历史文化文物展览在湛江市体育中心举行,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观看。陈志坚表示,雷州窑在不同时期都出现过令人叹为观止的陶器佳作,但因为时代变化,雷州窑久远的历史文化与传统手作柴烧工艺面临失传和遗忘断层危机。“很高兴看到有人将雷州南渡窑的文化和手艺传承下来,并且在此之上作了研究、发展和新的创作,为雷州窑重新点亮了‘火种’。”

湛江市博物馆里专门设置了石狗园。

扎根乡土深挖

民俗文化内涵

在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际,6月11日, 湛江非遗纪录片《我们诞生在湛江》正式上映。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号称“雷州兵马俑”的雷州石狗,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陈志坚作为雷州石狗研究专家,更是感触良多。

雷州半岛上,放眼城门、村口、古道、巷口、门前,会看到一尊尊或坐、或蹲、或趴的石狗,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在雷州,清一色的石狗驻守成了一道有趣的文化景观。

在湛江市博物馆里,还专门设置了石狗园。

2004年4月,雷州石狗被批准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之一,湛江市人民政府拨给保护资金,进行有组织、有计划地对雷州石狗实施有效的保护。2007年12月,雷州石狗被批准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陈志坚亲自参与雷州石狗的征集、普查、申报项目名录和原生态的保护工作,撰写了《雷州石狗》一书及负责执行编辑《雷州半岛石狗图录》三册集与《雷州石狗文化研究文集》,在《中国文物报》《北京晚报》《广东文物》《湛江日报》等报刊发表对雷州石狗文化研究的论文。同时,陈志坚借助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留意观察街道、村口或巷陌桥道要冲之处是否安置有像石狗的避邪物,或询问邻近居民对避邪物的称谓,作为不同地域民俗共同性与称谓殊异的考研,继续深入研究雷州石狗民俗文化的内涵。

2007年7月间,陈志坚前往福建厦门参观学习,在新建的厦门博物馆前广场陈列安置着许多民俗文物“风狮爷”,其造型与雷州石狗很相似,他细心地观察每一个“风狮爷”的造型,拍下了很多图片,回来后认真地作了对比论证,认为闽南地区存在有类似石狗的“风狮爷”,民俗作用相同,只是称谓而异。雷州乡村族谱有记载,宋元明以后,闽南人大量迁雷,民俗文化相互融会,其中必存有源流的传承性。2008年,“石雕·雷州石狗“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8年,雷州石狗雕刻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2019年以来,雷州石狗频频上央视节目,打响了“北有西安兵马俑,南有雷州石狗群”品牌,令世人瞩目。

近年来,陈志坚陆续编写了非遗项目申报文本《雷州石狗》《湛江傩舞》《藤牌功班舞》《雷州古建筑》《狮头制作技艺》等,对非遗文化的传承推广倾注了大量心血。他说,只有扎根乡土,深入挖掘民俗文化,才能打造一道道亮丽的城市名片。

责任编辑:270
热点新闻

深圳热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2 SZONLINE(SZONLINE.CN) All Rights Reserved.邮箱:56 26 623@qq.com

粤ICP备18025786号-5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