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11月25日,两个短视频在网络上引来网友关注。一个是广东省公安厅、广东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联合主办的“守护钱袋子建功新时代全媒体创作大赛”中,湛江市公安局麻章分局拍摄的反诈微电影《回家的路》获一等奖。另一个是借着11月25日是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的契机,推出的原创MV《梦醒了》。
从广义来说,上述两者都属于普法短视频。它们受到网友关注,也从侧面反映出,“短视频普法”大有可为。
短视频是人们日常休闲娱乐、社交和信息交互的主要工具,深受用户喜爱,近年来短视频用户规模持续增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9.34亿人,使用率90.5%。预计截至2022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将达9.85亿人,使用率将达92.4%。而且,短视频使用时长已超越即时通讯,成为占据人们网络时间最长的“杀时神器”。
群众在哪里,普法宣传就应该跟进到哪里。因此,在网络上尤其是短视频平台中开展普法宣传,很有必要。按照传统的普法工作思路和做法,一般就是刷刷标语、发发传单,或者组织活动进社区、进校园。即便如今很多地方都开始探索利用电视短片、网络视频等新的渠道和方式进行普法,但从内容上看,仍旧是以宣传、说教为主,对群众尤其是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足。结果就是时间、精力、资源花费了不少,结果自己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却几乎得不到网友的认可,观看点赞者寥寥。
而短视频普法最大的特点,不在于“短”,而在于“活”。无论是微电影《回家的路》,还是原创MV《梦醒了》,都是在讲故事,通过接地气的故事来收获“流量”与“人气”,而“道理”则寓于故事之中。比如《回家的路》,以呼吁民众警惕电信网络诈骗为主题,讲述了麻章青年阿文因急于筹钱为母治病而不慎掉入境外电信诈骗分子高薪招聘骗局的故事。那些经过真实案例改编的故事,以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一来,短视频就更接地气,更贴近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自然也就更具有普法意识和警示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也流传着一类短视频,视频的封面标题会出现“如果您想把欠钱的人拘留,告诉你一个办法”“离职后就去告公司,只要签订了这份劳动合同,一招搞定‘碰瓷’员工”等信息诱导观看。这一类短视频,集各种家庭、伦理剧情于一身,一看就是包装出来的人设,哗众取宠的表演,粗糙的普法或者分析,有些甚至与法律规定南辕北辙,却收获了不少点赞、评论。因此,让真正有普法功能的短视频“上线”,占领普法宣传的新阵地,很是迫切。不管是公安部门的普法宣传工作,还是其他部门、单位的宣传教育工作,其实都可以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花心思、真琢磨、下功夫,让短视频普法更有人气,更凝聚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