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记者从宝钢湛江钢铁获悉,今年11月,湛江钢铁铁水温降达到了98.9℃,首次单月控制在100℃以内(业内称之为“破百”),达到了国家清洁生产二级标准,进入全球行业领先水平。在极致铁钢界面能效提升上,湛江钢铁又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资料图】
从投产伊始,在追求极致的铁钢界面效率和能效上,湛江钢铁从未停下奋进的脚步。铁水温降从2015年的120℃到2018年的114℃,再到2019年的109℃,从2020年的111℃到今年上半年的108℃再到三季度的106℃,每一步都闯关夺隘,每一度都关山重重。最终在今年11月,首次达到了98.9℃,创造了钢铁业铁钢界面温降效率的里程碑纪录。
为什么要挑战让铁水温降“破百”?归根结底是绿色低碳转型的内在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在今年上半年铁水温降108℃、达到了“节能降耗降本”的阶段性目标基础上,湛江钢铁再次向“绿色”发起冲刺——深挖铁钢界面铁水温降潜力,把铁水温降做到100℃以内,达到国家二级清洁生产标准。
但这小小的几度,难度堪比世界级百米短跑运动员提升0.01秒。湛江钢铁团队敢啃硬骨头、敢于挑战不可能。通过深入总结历年攻关的经验,充分调研国内钢铁同行的先进做法,结合湛江钢铁实际情况,团队提出了降低铁水温降的三大方向——“跑得快”“穿衣服”“戴帽子”,全面吹响了“战危机、创一流,誓必拿下‘铁水温降100℃’”的冲锋号角。
如何“跑得快”?团队主动求变,进一步优化高炉配罐模式,提升转炉入炉铁水温度的稳定性,让鱼雷罐真正实现“跑得快而稳”,为铁水温降100℃目标提供了坚实后盾。
“自2015年投产以来,湛江钢铁的多个攻关团队已通过多项管理举措,TPC周转率(指单位时间内单个TPC完成从铁厂受铁至钢厂翻空循环的次数,是衡量铁钢界面运行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实现了5.0的世界领先水平,铁水温降也达到了106℃。若想继续通过管理模式优化,进一步取得‘质’的飞跃,必须从保温性能入手。”湛江钢铁有关负责人表示。
而为鱼雷罐“穿衣服”“戴帽子”,成为这项技术研究的焦点和重点,也为紧锣密鼓的攻关工作增添了一份趣味。
保温性与安全性一直是耐火材料界的博弈点,也是TPC保温耐材项目首要研究的问题。湛江钢铁团队在比对国内外同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实地走访耐材用户与研发单位,排除了10余种材质,最终设计了适合湛江钢铁国内最大鱼雷罐的4种保温材质组合,从中挑一件“又保暖又结实的衣服”。
“衣服”裁缝好了,“帽子”必须戴得安全可靠。团队针对盖子选型、材质、加取盖方式进行了充分研究及多维论证,确定了自动加取盖最佳方式,实现了加取盖作业全自动化,在行业里创造了TPC自动加盖“零”的突破。
今年7月份,2台自动加盖鱼雷罐正式投入运行,但保温效果却只有1℃,远远达不到预期。团队制定出在保障高炉安全生产前提下的最优加取盖标准,提升了加盖运行时长,充分将自动加盖罐的保温优势发挥到最大。“穿衣服”“戴帽子”两项技术创新举措让铁水温降100℃目标驶上了“快车道”。
经过近七年在管理、技术、操作方面的沉淀,以及今年下半年近5个月的技术迭代、调试优化和全力冲刺,11月30日,随着最后一炉铁水从鱼雷罐车倒入铁水包,湛江钢铁智慧铁水运输系统画面上显示本月铁水温降98.9℃,这个看似“不可能”实现的目标终于照进现实,为铁钢界面“绿色化”提供了示范样本,也为绿色钢铁再添一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