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涛声起,如椽巨笔挥。
港城大地,党旗高高飘扬,党徽熠熠闪耀。湛江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深入实施新一轮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基层党建提质年“1+2+6”行动,以“春”为主题实施系列计划,优化干部育选管用全链条,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在理论武装、选贤任能、强基固本、育才聚才等方面下功夫,以竞标争先、比学赶超的奋进姿态,在推动湛江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中凝聚组织力量、发挥组织优势,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湛江新篇章。
(资料图)
时代的“红色巨笔”,正在湛江大地上续写新华章。
蓝天下的湛江湾实验室龙王湾园区。 通讯员 杨证民 摄
注入“红色动能”
全面推进与海南相向而行
潮起潮落间,琼州海峡船来船往。仲夏,全球最大的客货滚装码头——徐闻港如鲲鹏展翅,面朝大海,忙碌而有序地迎来送往。人船来往间,总能看到一群党员志愿者在奔波着,一抹鲜亮的“党员红”,让南来北往的司机旅客倍感温暖。
作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湛江围绕构建陆海空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聚力把徐闻港打造成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的现代化水路交通运输枢纽,积极探索重大项目上建立联合党委、临时党支部,以党建赋能探索港口发展新路径。
湛江健全职能部门与港口企业的联动机制,推动海峡办、海事、交通、应急、徐闻港等部门联合协作。港区10多个部门组建联合党委,下设党组织28个,现有党员800多名,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各司其职、党员联动联合的组织体系,深化港区智慧服务、安全联防、疏运便捷等“多元融创”工作模式,全力做好“黄金水道”和客货运输最佳通道大文章。
湛江注重发挥党建在联建共建中的核心和统筹作用,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持续深化与海口方面的交流合作,推行“机制联建、执勤联动、信息联通、人员联控”,完善联合党委联动机制,推动两地互设省际公安检查站联合执勤,加强联防共治,将党建力量融入发展、稳定、安全等工作中。
每当遇到台风、大雾等恶劣天气,港区各部门及时启动应急工作预案,第一时间成立临时党支部,由平时工作转化为应急状态,发挥党组织在紧急一线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队靠前服务,凝心聚力疏解安抚滞留司机旅客,加强疏运管理,解决停航车客拥堵问题。
6月24日,位于坡头区的广湛高铁湛江湾海底隧道工程“永兴号”盾构机掘进突破6公里大关,至此距离隧道贯通仅剩1.5公里。
中铁十四局广湛铁路湛江湾海底隧道工程项目党支部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桥梁纽带作用,以有力举措抓好工程建设施工生产、技术难点、安全质量等重点工作,切实当好全线工程“领头雁”,保障中心工作落地。
在党建引领下,项目党支部带领全员突破制约工程项目瓶颈问题,实现了湛江湾海底隧道“永兴号”穿海入城、掘进突破5公里、6公里等诸多重要施工节点,保障了施工进度。
徐闻港全景。 记者 张锋锋 摄
凝聚奋进力量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踏足东海岛,一座现代化世界级临港产业集聚基地呼之欲出;扬帆徐闻碧海,一排排“大风车”正源源不断输送着绿色风电……湛江吹响制造业当家的奋进号角,党建引领至关重要。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湛江大力推行重大项目联合党委“三领一考”机制,探索在重大项目上建立联合党委、临时党支部,切实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重大项目建设装上“红色引擎”,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快马加鞭。
湛江出台《关于高质量建设制造强市的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围绕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五大提升行动”,制定20项重点工作、33条具体任务措施,着力壮大绿色钢铁、做强绿色石化、做大绿色能源及发展壮大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打造四大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
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湛江成立重大项目并联审批工作联合党委,下设专班临时党支部,将发改、住建、自然资源等16个职能单位党组织纳入联合党委专项考核管理,针对集中动工的项目实行并联审批和容缺审批服务,简化项目审批手续。联合党委、专班临时党支部通过建立党建共建、联席会议、议事协调机制,使沟通更加紧密,指令直指痛点,为项目前期审批手续提速,顺利推动乌石油田群等3个超百亿项目全面开工建设。湛江经开区奋勇高新区成立先进制造业重点项目建设专项指挥部联合党委,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围绕产业布局招商,湛江成立重点片区综合开发总指挥部联合党委,在高铁北站片区、湛江吴川机场空港经济区、海东新区起步区首开区、西城片区等4个片区指挥部设立4个临时党支部。其中,围绕湛江吴川机场重点发展保税加工制造业、航空物流业等,加快建设临空产业体系。
把解决问题作为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湛江依托重大项目联合党委、临时党支部建立问题收集、跟踪督办机制,采取“机关帮企、党员联企”模式,设立党员示范岗、先锋队、责任区,引导党员一线“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常态化开展机关“暖企服务”活动。目前,全市重大项目一线设立党员示范岗500多个,6000多名党员干部奋战在一线,有效化解了资金瓶颈、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激活人才引擎
助力打造海洋渔业“湛江芯”
进入6月,“海威2号”顺利在流沙湾下水,广东国际水产博览会成功举办,湛江湾实验室龙王湾园区落成暨渔业大数据中心启用……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不断把2023年湛江市现代化海洋牧场活动月推向深入,全面展示了湛江发展现代海洋产业的措施和成果。
海洋产业,聚才而兴。湛江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地位,立足海洋产业,充分发挥人才对产业的创新引领和技术支持效应,聚焦着力破解种业“卡脖子”之困,致力“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走出一条人才引领驱动海洋经济创新发展新路径。
湛江组织实施“海洋产业人才振兴计划”,围绕海洋生物和海洋高端装备领域人才引育目标,提出了21条具体举措,加快推进种业振兴,大力发展深海养殖和智慧渔业,持续为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提供海洋人才引育、项目攻关、技术转化以及人才对接等方面服务,不断完善全链条育才、全视角引才、全方位用才机制,聚才筑梦海洋。
以“竞争性扶持项目”拓宽产业赋能渠道,湛江推动县(市、区)参与海洋人才资源开发利用,聚焦紧缺人才持续发力,市县联动发力打造县级海洋领域创新人才队伍,助力“百千万工程”。
以“领航计划”引育海洋领域创新创业团队,湛江聚焦海洋生物、海洋装备、海洋能源等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瓶颈,成功引进“海洋工程与智能装备研究团队”“海洋源医用抗菌敷料研发团队”等6个团队,给予专项资助1300万元。
为进一步解决技术难题,推动海洋渔业“更上一层楼”,湛江结合“海洋产业人才振兴计划”,以“揭榜挂帅项目”拓宽技术攻坚渠道,重点突出水海产品育种、海洋生物医药、深远海绿色养殖装备等方向,由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提出制约海洋科技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面向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张榜,以“揭榜挂帅”模式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经遴选张榜,恒兴南美白对虾育种、海茂凡纳滨对虾新品种研发及产业化扩繁推广等6个项目成功立项,突破了SPF种虾及种苗保种和扩繁等方面的技术,创制了“海茂1号”南美白对虾新品种。
围绕解决种业“芯片”问题,通过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构建了1760多个对虾家系,从中优选部分家系进行保种及养殖测试,选育经农业农村部审定的南美白对虾新品种6个,占全国审定该品种的50%。全市现有水产种苗场480家,攻克了66个常用的水产品种人工繁育技术并投入生产应用。据统计,目前全国每5只对虾中就有3只来自湛江。
赋能绿色发展
打造“红树林之城”特色品牌
白鹭翩跹,树林苍翠。连月来,麻章区湖光镇金牛岛红树林片区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打卡”。
红树林素有“海上森林”“海洋卫士”的美誉。湛江红树林面积6398.3公顷,占全省红树林面积的60.1%、全国红树林面积的23.7%,拥有我国红树林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种类较多的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湛江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加强红树林系统保护和集中连片修复,开发红树林等海洋碳汇项目,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湛江红树林”打造成生态文明新名片、绿美广东新亮点。
为全面加强红树林保护、修复和利用,湛江成立建设“红树林之城”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进一步明确湛江市建设“红树林之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工作组工作职责的通知》,压紧压实各工作组工作责任,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法治保障的工作机制,形成强大工作合力,稳步推进“红树林之城”建设。
湛江市委组织部分级分类指导开展红树林党建工作,各级基层党组织积极响应,扛起建设“红树林之城”“最后一公里”的责任。坚持绿色发展,麻章区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推进红树林营造修复,全力守护金牛岛红树林这个“国宝”;遂溪县把党组织建在红树林保护修复一线最前沿,成立临时党支部,激发党员带头巡查、保护和引导示范作用;赤坎区、霞山区运用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积极发动辖区党员、居民常态化参与红树林保护行动;廉江市以实施“边界党建提升工程”为抓手,与广西合浦县构建联合防控、监管、监测、执法、应急的“五联”治理机制,破解跨区域环境保护难题。
湛江雷州沿岸作为“广东省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之一,为推动工作有序开展,雷州市成立推进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建设工作专班,在开展涉海养殖村庄退塘还林补偿、建设红树林营造修复示范基地、建立红树林科普教育基地等工作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汇聚强大合力
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今年以来,湛江牢牢抓住党建引领这个“驱动器”,锚定“百千万工程”,聚焦做好干部能力提升、农业产业发展、乡村人才振兴“三大文章”,着力补齐短板,激发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内在动力。
为推进“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湛江成立由市委书记任总指挥、市长任第一副总指挥的“百千万工程”指挥部,组建联合党委,在全市范围内抽调精干力量充实指挥部办公室,推进指挥部办公室实体化运作,并加快成立党组织。
产业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湛江坚持完善现代农业产业党建,以产业链党委、村企联动、联建共建、人才驱动等“金钥匙”整合产业发展资源,出台《湛江市加强现代农业产业链、产业带、产业园党建工作指引》,立足菠萝、红橙、火龙果、荔枝等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成立11个产业链、产业带、现代农业产业园党委,发挥党建引领促进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作用。
6月28日,湛江成立粮食安全产业链党委,目前,“1+3+N”党建联建组织体系运作顺畅,打通了粮食安全产业链种植、收储、加工、销售和市场供应各环节,奋力打造广东省粮食安全保障示范区。
与此同时,湛江创新载体推动村企党组织联建共建,促进226个行政村与农业龙头企业结成共建对子,推行联农带农、积分制、评星定级,实行党员包片包户、党员设岗定责制度,有力解决种植技术、销售渠道和收益保证等问题。探索健全城乡党建共建互促机制,充分发挥广州派驻湛江的39支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主力军”作用,加强与帮扶单位联动合作,推动村企之间、机关与村之间、村与社区之间联建共建,建立定期联席会议机制,借力借势发展壮大乡村产业。
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是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大民生工程。湛江成立环北工程(湛江段)联合党委,建立“属地政府+职能部门+项目单位”临时党总支部,由沿线7个县(市、区)、6个职能部门和项目企业联合组成,将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充分调动干部资源、技术资源、部门资源在项目一线汇聚,联合开展征迁、项目审批、要素保障、综合协调等工作。
人才驱动为乡村“腾飞”推波助澜。湛江积极组织党员干部“走出去”,现已选派两批35名干部赴佛山市、惠州市,聚焦县域经济、产业振兴等开展跟岗研学,将“致富经”带回湛江。同时,发挥2100多名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员、驻村第一书记、党建指导员作用,瞄准“土特产”文章,大力推广“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发展,探索“特色农产品+电商直播”销售模式,为富民强村打开致富“大门”。
湛江注重在“百千万工程”一线培养锻炼干部,打通市直单位科级干部与乡镇干部的“双向交流”渠道,首批安排21名市直机关科级干部下沉担任镇街班子成员,有效带动了各级干部各类人才投身到“百千万工程”一线。
针对基层人才“招不来”“留不住”“上不去”等问题,湛江在基层党建提质年“1+2+6”行动方案中重点布置了人才振兴“归雁计划”,积极引导乡贤能人、农村实用人才等参与家乡发展建设。同时,出台《关于加快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明确畅通引才渠道、助推产业发展、健全育才机制等6大任务,今年将实现镇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