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8月5日电 题:侨商陈正溪:“双循环”发展助华商跨越经济寒冬
中新社记者 徐文欣
(资料图片)
“出生地、落脚点可以决定人一生的发展轨迹。我们要深深扎根于身边的环境,从中吸取信息、积累知识、寻求创新。”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陈正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1992年,而立之年的陈正溪从家乡浙江文成出发,只身前往意大利,他的目标是找份工作。“找不到工作,就没地方住,只能辗转各地。”
在这最艰难的时候,陈正溪没有自乱阵脚,他决心先学手艺,而非赚钱。“我的经商之路大致能够一帆风顺,与那时养成认真分析、冷静判断的习惯紧密相关。”他回忆。
不久,陈正溪凭借学来的裁缝技术找到工作。“我是幸运的,学好技术,工厂老板给我单独计件,我就能多劳多得。我当时边打工边学习如何经营工厂,还找到一位合伙人。”由于当地政策限制,陈正溪无法获得开店所需的经营执照,而朋友拥有资质却没有技术。两人一拍即合,共同在米兰开了一家皮衣加工厂,这次合伙创业使陈正溪收获了第一桶金,为日后发展奠定了基础。
陈正溪没有“小富即安”。工厂成立不到两年,他瞄准时机卖掉工厂,再次创业。“当时工厂生意很红火,但我还是希望到那不勒斯进行时装批发业务,这个转变让我非常痛苦。”
正是这段痛苦的经历帮陈正溪完成了第二次财富积累,凭借物美价廉的优势,陈正溪的批发店铺生意红火。与此同时,他再次将目光转向更大的市场——贸易公司。
“从那不勒斯的批发商场到罗马的进出口贸易公司,我的客源从意大利拓展到欧洲各国,对商品的需求也更加多元化,我在寻找代工厂的同时,自己也在中国开办工厂,生意就这样从罗马辐射到全欧洲。”陈正溪介绍。
随着业务范围的扩大,陈正溪和中国的联系愈加密切。“近十年,中国营商环境愈加开放,招商政策愈加优惠,中国制造的设计水平和加工质量明显提高,我的事业随之平稳发展。”
陈正溪坦言,这些年欧洲的经济形势并不乐观,不少公司面临经营问题。但温州籍华商抱团取暖求发展,积极融入中国开放互促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使得公司规模像滚雪球般愈来愈大。“可以说,开放的中国成就了一批像我这样回国投资发展的华侨企业家。”
除了强强联合,当地华商之间还有很多雪中送炭的温情。“意大利针对华商的犯罪活动不少,特别是烧毁华商仓库的现象屡有发生,但作案者比较隐蔽,华商利益受损后很难维权。5年前,意大利罗马华助中心成立,我担任了首任主任。我们整合罗马侨界的力量对有困难的侨胞进行各种帮扶。”
在陈正溪看来,得益于团结的氛围,意大利华侨华人正逐步走入主流社会,华商群体也在当地实现长远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