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近日,在苏州市镇湖,35岁的绣郎付健正以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内的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的照片,创作一幅苏绣作品。
【解说】指尖光影,一丝倾城。为了能体现出青铜器的质感和立体感,让作品更显“硬气”,付健沉浸在艺术创作中。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同期】苏绣代表性传承人 付健
这个是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青铜器的表现跟其他题材是不一样的,跟花鸟题材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它这个是有金属质感的,但是我们用最柔的丝线来体现。比较其他的题材,这个难度是比较大的,因为它对颜色的把握,或者质感的运用以及色彩的搭配是要有高超的技艺。
【解说】付健出生于扬州一个刺绣世家,从小生活在父母的绣坊里,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丝线和绣花针,付健时常学着大人的模样摆针弄线。
【同期】苏绣代表性传承人 付健
我从小就比较喜欢刺绣,大概很小的时候,我就可以熟练地绣出一些简单的花鸟鱼虫。好多人问我,你什么时候学的,我说没有,真的没有刻意去学过,我就是只不过从小一直看(父母工作),就懂得了一些(刺绣)技法。
【解说】2006年8月,付健考入北京工业大学,为提升自己的刺绣水平,他选择了平面设计专业。正当付健踌躇满志时,从事刺绣几十年的父亲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同期】苏绣代表性传承人 付健
我父亲那个时候不太同意我做这一块,他就觉得男孩子(不应该)做刺绣,我自己比较坚定的。
【解说】付健不顾家人反对,把刺绣当成未来一份事业。为了让刺绣技艺更加精进,付健经常利用寒暑假求教资深前辈,了解刺绣文化,学习各种刺绣针法。
【同期】苏绣代表性传承人 付健
我选专业就比较针对刺绣这一块,学设计,然后读研究生也学跟艺术相关的(专业),都在跟它(刺绣等艺术)做对接。我在大学宿舍里面就做刺绣,我觉得这也是我的娱乐方式,喜欢的话,就不会觉得枯燥。
【解说】大学毕业后,付健来到苏州创业。在刺绣工艺的传承创新上,付健也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付健将自己擅长的“乱针绣技法”,结合“苏州双面绣”技法,研创“双面乱针绣”“乱针双面三异绣”和“速写绣”。
【同期】苏绣代表性传承人 付健
我们作为手艺人不能固步自封,传承真的是身体力行的,我们也有不同的展示方式。包括青铜器也好,其他的题材包括人物也好,让别人会有一种感觉,原来刺绣可以有各种的表现方法。
【解说】付健告诉记者,中国人对青铜器的文化认知是有归属感的,这是一种文化自信。
【同期】苏绣代表性传承人 付健
(我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能喜欢我们这个传统的手艺,能够加入进来。我觉得只有广泛地加入和参与了,这个传统文化才能形成一个繁荣(景象)。
【解说】工作之余,付健也意识到光钻研技法还不够,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个文化,他还在新媒体平台上宣推刺绣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刺绣这门传统工艺。
方超 葛勇 江苏苏州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