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四招”推动基层侨务工作发展
深圳侨报记者 伍思晗 通讯通 司志垒
(资料图片)
近日,(深圳市)罗湖区10个街道侨联先后召开2022年度全体委员会议,卸免增补班子成员,部署新一年度工作。新的班子成员92%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平均年龄降低2.4岁,街道侨联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活力进一步增强。
罗湖作为深圳最早的建成区,侨务工作起步早、侨联组织建设早,如何保持住基层侨务工作的活力是罗湖侨务部门的一个重要课题。2022年以来,罗湖侨务部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侨务工作,坚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聚焦为侨服务、助侨帮困、凝聚侨心、发挥侨力,拿出硬招、实招、好招和新招,打出建、摸、助、活“四招”功夫,推动基层侨务工作蓬勃发展。
出硬招“建”机制 织密织严工作网
在罗湖侨务部门的推进下,区级、街道侨联顺利换届,对照“实干家、贴心人”标准选举产生新一届班子、委员,健全侨联会议制度、联谊联络制度,凝聚起为侨服务、开拓创新的新合力,进一步夯实基层侨联组织建设。罗湖侨务部门持续推动为侨服务平台创建,坚持党建带侨建,因地制宜、灵活共建,品牌化打造区统一战线服务中心、区海归协会、侨胞之家、华侨文化交流基地、港澳台侨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等平台阵地,创建市级“侨胞之家”2个、“华侨文化交流基地”1个,数十个为侨服务平台为侨界人士提供强有力的工作阵地。
此外,罗湖区进一步强化侨务工作队伍建设,坚持大统战工作格局,整合统战委员、统战专干、统战社团秘书等工作力量,配齐配强专兼职基层侨务干部队伍;组织侨联委员、侨务干部、“侨胞之家”负责人、统战社团骨干进行专门培训,全面提升基层侨务干部为侨服务能力。
出实招“摸”情况 探索建立侨情库
为做深做实侨情研究,罗湖区整合侨务、公安、网格、工信等部门力量,常态化深入街道、社区、股份公司及侨资企业调研,摸清6100多名罗湖(祖)籍华侨华人、320多名归侨侨眷、7000多名海归新侨和100余家侨界人士相关企业底数;排查基层侨务工作难点、堵点、盲点,探索创新侨务工作方式方法。
同时,动态更新侨情台账,通过网上政务、来访办事、上门服务等多种渠道,及时健全更新归侨侨眷基本信息台账、涉侨历史遗留问题台账以及侨界群众办事需求台账“三套账”,推动侨务工作信息化、精准化。
出好招“助”到位 优化服务暖侨心
为更好地维护“侨益”,罗湖区搭建港澳台侨胞在线法律服务平台,常态化开展侨法宣传和侨务政策解读,开展线上线下法律宣传20余次,提供涉侨法律咨询服务60余人次,引导侨界人士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强化市、区、街道侨务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联动机制,推动统建侨房历史遗留问题、城市更新涉侨问题及其他涉侨纠纷多元化解,张宝题侨房信访历史遗留问题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方面,罗湖区关注侨界民生需求,办理归侨、侨眷身份证明和回国定居证36份,及时解决侨胞退休待遇、子女上学、生活便利、入粤安葬等事宜110多宗;主动上门走访生活困难、年迈患病、空巢独居侨胞40余人次,发放慰问金4.6万元,为侨胞排忧解难。
在服务侨企方面,加大侨企调研走访力度,开展惠企政策宣传,了解企业经营发展难题。部领导带队走访侨资和侨界人士、归国留学人员企业15家,协调纾解企业资金、场地、防疫等方面的困难20余条,进一步筑牢侨商在罗湖扎根发展的信心。
出新招“活”起来 精心写好侨文章
以政治引领激发思想活力。组织辖区侨界、海归代表人士常态化开展思想政治学习,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与时俱进把握好新时代侨务、侨联工作新使命,贯彻新发展理念,助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以参政议政激发人才活力。注重侨界人才挖掘、培养,大力推动侨界代表人士参政议政,罗湖区数十名侨界及海归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先后提出数十个优秀建议、提案,为建设万象罗湖增添积极力量。
以交流合作激发创新活力。发挥侨商大会、侨交会等侨务资源优势引资引智,服务全区招商引资工作大局,推动更多海外英才和创新创业项目落户罗湖;大力实施“归·家”服务计划,组织开展海归侨青创新创业交流、联谊活动60余场次,走访考察30多家大湾区知名企业,在广泛交流合作过程中拓展资源,积累创新创业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