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如何制作簪花、汉服怎么穿最好看……在吉林长春,越来越多的年轻汉服爱好者乐于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他们通过开办公益课堂的方式,将自己最擅长的技艺教给更多有着相同爱好的市民。
3月19日,在吉林省青年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汉服爱好者们自发组织开设了“簪娘课”和“明制妆造”两个公益课堂,吸引不少市民参加。
2011年出生的李美萱、杨月涵和啜铭轩相约参加了“簪娘课”。还在上小学的她们在家长和同学的影响下,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资料图片)
【同期】小学生 李美萱
(簪子)流传了很长时间,我认为做它(簪子)很有意义。
【解说】近年来,参与推广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相关公益活动的长春市民越来越多。当地的青年汉服爱好者定期面向社会举办公益课堂等活动。
邓碧君是一名“90后”宝妈,擅长制作各种各样的古代头饰,也乐于将传统手工艺教给更多人。为了上好这个公益课,她提前准备了15份发簪的材料包,并手把手教市民制作。
邓碧君介绍,她由此结识了很多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朋友。
【同期】汉服爱好者 邓碧君
做传统首饰的公益课的话,是想让更多人通过自己动手,去接触传统手工艺,让更多人喜欢。不单单基于年轻人,中年或者是老年人,(传统文化已经)慢慢地去融入每一个年龄阶层。
【解说】正如邓碧君所说,今年65岁的张云霄和她的两位同龄好友就非常喜爱汉服文化。张云霄退休前就职于服装学校,从时装到汉服,从发簪到妆面,她学习起来得心应手。
张云霄表示,一件衣服、一支珠钗,它们的背后浓缩了一个时代的文化,承载着厚重的历史。
【同期】汉服爱好者 张云霄
制作汉服,我们穿着汉服美拍(拍照),我们把汉服推向舞台,我们在舞台上展示汉服的模特、舞蹈,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
【解说】参加了当天活动的汉服爱好者韩佳育收获颇丰。韩佳育说,这些服饰、妆发是中华传统文化宽容、包容等特点的一种体现形式,很多内容值得不断学习和体会。
【同期】汉服爱好者 韩佳育
我其实是比较乐于和大家介绍汉服(文化),向大家传播汉服的知识的,但平时日常生活中汉服融入现代生活是有一个过程的,我可能会说搭配着时装来,一点一点的,穿比较时尚的料子的汉服,像这种汉服,比较符合制式的传统汉服,可能更多是在一些节日或者活动,作为礼服来穿。
记者 吕盛楠 长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