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舞蹈类短视频健康发展

中国劳动保障报
2022-03-23 09:18:11

大约是从2017年开始,网络短视频步入发展快车道。时至今日,短视频在人们的社交、休闲、娱乐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202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称,“短视频抢占了用户的注意力,我国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超两小时”。在五花八门的短视频作品中,舞蹈类短视频争奇斗艳,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

舞蹈类短视频的勃兴,是技术发展、人们审美情趣提升及观念转变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向文艺领域的渗透不断深入,拍摄设备、制作软件愈发先进、便捷,这些为舞蹈类短视频的创作提供了技术支撑。舞蹈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也是一种表达情感、展示才艺的重要方式,载歌载舞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加上明星的引领示范、社区广场舞的蓬勃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舞蹈类短视频记录、传播自己的歌舞才艺。以前,舞蹈类短视频的创作者主要是年轻人,如今,青少年、银发族等纷纷加入,短视频把各个群体的舞蹈才华都激发了出来。

爱跳舞的人很多,但不同群体有不同的追求。舞蹈类短视频的创作者以演艺明星、职业舞者和网红居多,他们的视频各有各的特点。

演艺明星大多歌舞才艺突出,许多明星会通过拍摄舞蹈类短视频传播优质文艺作品。比如,多位演员都发布过在不同背景下拍摄的《站在草原望北京》歌舞,这首歌是蒙古族歌手乌兰图雅的代表作,旋律豪放,配上蒙古族风情的舞蹈,很容易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今年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上,就出现了《站在草原望北京》大型广场舞表演,该歌舞的风靡离不开众多明星的推广。

专业性的舞蹈表演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审美价值,此类短视频有助于人们学习各类舞蹈知识,提高审美旨趣。近年来,一些电视台借助短视频推广优质歌舞节目,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比如,《这!就是街舞》节目中的《飞天》舞蹈播出后,“夸父、嫦娥、八荒、妄想”等精彩片段在短视频平台快速传播,一些专业人士由此改编和创作出新的舞蹈,受到许多舞蹈爱好者的追捧。

更多的舞蹈行业从业者,则是把舞蹈类短视频当成教学、打广告的重要方式。笔者关注的某个舞蹈工作室,有几百万名粉丝,其以短视频形式推出的《芒种》《牵丝戏》的分解教学版本及《红昭愿》《琵琶行》的练习室版本,在短视频平台上掀起了一股古风舞蹈热潮。

硬币都有两面,舞蹈类短视频看似风光无限,其背后也存在不少需要重视的问题。比如,优质舞蹈类短视频偏少,在传播主流文化和审美旨趣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许多创作者为了博眼球,创作低俗、媚俗的劣质作品;平台对舞蹈类短视频的审核、把关不到位,致使恶意刷屏、侵权等现象屡屡发生。

那么,我们该如何推动舞蹈类短视频健康发展呢?

首先,彰显舞蹈类短视频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展示中国文化的重要方式。舞蹈类短视频应多打造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传递主流价值观,讲好中国故事。我国的舞蹈种类繁多,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舞蹈更是数不胜数,像傣族舞、苗族舞、佤族舞等民族舞蹈,都需要专业知识的普及和专业性的引导,我们应该借助短视频推动这些优秀舞蹈的传播、创新。与此同时,重视传统舞蹈和现代舞蹈的融合。当前,富含中国元素的国风舞蹈受到人们的喜爱,许多年轻人尤其喜欢中国风的爵士舞、街舞。基于此,舞蹈类短视频的创作者和平台发布者应突出文化特色,引领审美趋向,以反映当代社会的审美价值。

其次,树立精品意识。舞蹈类短视频拍摄、制作难度大,如何让几分钟的视频出彩、出新,要求创作者不断提升媒介素养,具备良好的策划意识和创新能力。另外,创作者还需培养匠心,抵制住诱惑,不能为了迎合粉丝,随手一拍就搬上平台。

最后,短视频平台应加强引导和管理。目前,多数平台未将舞蹈类短视频划入专门的类别,有的平台只是设置了舞蹈类的话题,这些都不利于该类视频的创作、传播。由于平台重视不够,一些舞蹈类短视频自媒体创作者偏离了专业、高雅的方向,走向媚俗和泛娱乐化。因此,平台既要优化商业模式、增加用户黏性,又要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引导民间的舞蹈爱好者,使他们保持创作热情。

舞蹈类短视频不只是抒发情感、展示才艺的载体,它还反映出人们更高的文化追求,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审美品味。当前,短视频仍处于风口期,舞蹈类短视频为该领域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别样的色彩,拓展了新的空间。不管是舞蹈爱好者,还是新媒体领域的从业人员,都要加强探索,展示好舞蹈艺术的独特魅力,促进舞蹈类短视频高质量健康发展。

(图为一名舞蹈爱好者在拍摄古风中国舞)

责任编辑:267
热点新闻

深圳热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2 SZONLINE(SZONLINE.CN) All Rights Reserved.邮箱:56 26 623@qq.com

粤ICP备18025786号-5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