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上海多伦路上的叶圣陶雕像。
前不久到江苏苏州游玩,参观了位于姑苏区滚绣坊青石弄的叶圣陶故居,叶家的家风故事让人深受启发。
1935年10月,在上海开明书店编杂志的叶圣陶,用多年的积蓄在苏州盖了四间瓦房,取名“未厌居”,全家在此过了近两年的清静生活。战火燃至苏州后,一家人不得不四处辗转,再也没有回来居住过。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北京工作的叶圣陶把牵挂多年的未厌居交了公。后来,政府返还私产,若不收,可由政府代管。经与家人商量,叶圣陶将未厌居交给了苏州市作家协会。他对作协领导、作家陆文夫说:“派什么用场都可以,就是不要空关着,布置成故居。”苏州作协对未厌居进行了翻修,改成苏州杂志社的社址,按照叶圣陶的心愿,未厌居用在了文化事业上。
多年后,有人探询叶家在北京的居所,问能否将其辟为叶圣陶故居。叶圣陶的长子叶至善表示,他不会提,也不让家人提。捐房为公、淡泊名利,是叶家的家风之一。
叶圣陶一辈子从事文化教育事业,子女继承父业,一家人作风严谨,桃李满天下。1942年在成都时,叶圣陶、胡墨林夫妇辅导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三个儿女写作文。叶圣陶不仅要看语句是否通顺,还要看是否符合一般人说话的习惯。叶圣陶修改过的原稿,胡墨林像做针线活一样,一笔一画誊清,用叶圣陶的话说,这是“要想到别人”--方便印刷厂工人辨认排字。
父母的言行是最好的示范,誊抄逐渐成为叶家每个家庭成员的写作习惯。多年后,叶至善给妹妹叶至美修改文章,叶至诚读儿子叶兆言的作品,都由修改者重新誊写一遍。做事严谨、一丝不苟,这是叶家的又一个好家风。
“我一向把跟年轻作者打交道作为一种乐趣”,这是叶至善任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时说的话。著名作家肖复兴自小酷爱写作,初中时写的一篇作文《一幅画像》,经叶至善修改、润色,获北京市少儿征文比赛一等奖。在北大荒插队的艰苦岁月,肖复兴将习作寄给了有一面之缘的叶至善。叶至善读后,很快给肖复兴回信,“从构思、结构,到语言乃至标点都提出了具体的意见”。让肖复兴感动的是,叶至善居然将改得零乱的一篇原稿誊清。乐于助人、提携晚辈,这是叶家的第三个好家风。
叶圣陶喜欢游览祖国的壮美河山,他德高望重,到了各地,总有人想方设法给他提供便利。叶圣陶定下规矩:因私的旅游观光,费用自理,不得占公家便宜,尽量不麻烦有关方面。叶至善说:“以私人的原因耗费公款,他(叶圣陶)不能安心。”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叶圣陶与叶至善、叶至美到青岛、上海等地游览,在疗养院的食宿费一并结清,自购船票并补足升舱的差价……公私分明、严于律己,这是叶家的第四个好家风。
“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办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要熟练地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的应用,一辈子也用不尽。”这是叶圣陶关于教育的著名观点。他一生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为子女作出表率,涵育出优良的家风,值得每个家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