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与哪位古人有关?
寒食节起源,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
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
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寒食节和清明节的关系是什么?
寒食节和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两个重要节日,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和区别。
首先,寒食节是在清明节前一天,也就是冬至后的105天,它的习俗是禁火、只吃冷食,寓意是追怀故人并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这个节日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是一种流传至今的祭祖节日。
而清明节则是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也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踏青”节日。清明节与寒食节的联系比较紧密,二者都源于上古时期的“改火”旧习,即农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为寒食节,家家户户门前插柳枝、放鞭炮、烧纸钱,以此来追忆祖先,表达孝道亲情。后来,由于清明节与寒食节的日子接近,而寒食节又逐渐被废除,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形成了现在的清明节。
寒食节的意义是纪念春秋时期晋国介子推,传说他死后山火不灭,志士焚身以求之。借此劝喻人们要勤俭治家,为国尽忠。
责任编辑:521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