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口牛后是什么意思?鸡口牛后的来源是什么?

中国焦点日报网
2023-03-28 13:00:44

鸡口牛后是什么意思?鸡口牛后的来源是什么?鸡口牛后出自哪里?

鸡口牛后,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做一个又小又干净的鸡嘴,也不愿做一个又大又臭的牛肛门。比喻愿意在小地方独立,不愿在大地方被别人支配。出自《战国策韩策》。

鸡口牛后的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有一个叫苏秦的人,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纵横学”,连续十次上书给秦王。鼓励秦国的其他六个国家建立友好的“联盟”,然后分而治之,但秦惠文王没理他。

苏秦沮丧地回到了家。一家人看到他狼狈的样子,都不想理他。后来,苏秦改变了他的政治观点,决定采取“让六国联合起来反对秦国”的方式,也就是“合纵”的方法。

与此同时,一个叫张仪的人仍在游说“连横”理论,并鼓励六国聚集在秦国周围。在韩国,张仪向韩王施压,说“事秦则安矣,不事秦则危矣。"

到达韩国后,苏秦对韩王:说“韩国幅员辽阔,地势险要。我们为什么要向秦国屈服?如果韩国屈服了,秦国今年和明年肯定都会想要一块土地。毕竟,韩国的土地是有限的,但秦国的贪婪是无穷无尽的。有人说,宁为鸡口,无为牛后。韩国和秦国连横,然后做了一头牛的屁股。连我都为你感到羞耻。"

韩王听了之后,觉得苏秦说的有道理,说:“我死也不会向秦国屈服!”就这样,苏秦一个个说服了六国,六国最终结成了以楚国为首的联盟,秦国也被六国孤立了。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编撰的国别体史书著作。原作者不详,一般认为不是一个人的作品。资料日期大多是战国时期的,包括谋士的作品和历史记载。原著书名不确定,推断不是临时性的,可能是秦统一后,刘向整理后删除了明显荒谬的内容,并根据国家重新组织了风格,命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作品主要描写了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90年志博灭范氏到公元前221年高建礼建立并攻打秦始皇帝期间,游说者(说客)的政治主张和策略,或者记录了战国时期游说各国的活动和言论,以及他们为权力和知识分子变化而斗争的故事, 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征和社会特征,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现有图书497本。早在宋代就有不少缺陷,曾巩奉旨“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纠正了这些缺陷。之后又修改了几次。《战国策》远非东汉版本,很多章节都是虚构的文学故事而非历史。

责任编辑:526
热点新闻

深圳热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2 SZONLINE(SZONLINE.CN) All Rights Reserved.邮箱:56 26 623@qq.com

粤ICP备18025786号-5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