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量跌停和缩量跌停的区别是什么?跌停洗盘特征是什么?
放量跌停和缩量跌停的区别是什么?
1、交易成交量上的不一样:放量跌停的交易成交量与早期交易日对比,发生放量的状况,而缩量跌停其交易量与早期交易日相比较,发生缩量下跌的状况;
2、对个股股票后期的影响不一样:放量跌停表明股票市场上的空方力量比较强悍,股票后期会再次下跌,而缩量跌停,其空方力量与股票价格不成正比,后期个股股票增长的几率比较大;
3、出现的位置不一样:放量跌停一般发生在个股股票的高位,就是个股股票历经长期性增长以后,主力已经获得比较大的盈利收益,在低位进行是出货的操作,而缩量跌停一般发生在个股股票的底位,是洗盘,或是主力打击吸筹所造成,就是主力为了洗去盘中的散户股民,或是以更低的价格买进,那么就会在上边挂出卖出单,打压股票价格,等股价下跌以后,再买进。
跌停洗盘特征是什么?
跌停式洗盘的主要特征包括突发性、成交量异常、时间短暂性、技术形态反转以及心理博弈手段。以下是具体分析:
突发性与极端走势
通常发生在股价上升趋势中,主力突然制造跌停,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这种极端下跌往往伴随成交量急剧放大,但实际筹码交换集中在低位。
举例:某消费股案例中,庄家在股价相对高位突然跌停,次日立即反弹,利用恐慌情绪迫使投资者抛售。
成交量特征
跌停当日可能出现巨量成交,但需区分洗盘与出货:
洗盘时:跌停日成交量通常低于前一日涨停量,且分时图显示跌停板附近有规律性买单托底,表明主力吸筹。
出货时:成交量异常放大(如超过涨停日量),且反弹无力。
时间维度
持续时间短,常见两种模式:
当日完成洗盘:跌停后迅速企稳回升,甚至当日收出长下影线。
连续3-7个交易日:通过多次跌停或配合跳空缺口,形成技术骗线(如“早晨之星”)后反转。
技术形态配合
常结合经典反转形态,例如:
跌停次日出现向下跳空缺口,随后形成“早晨之星”K线组合,制造假突破。
股价始终守住关键支撑位(如20日均线),不形成有效跌破。
心理博弈手段
主力通过制造恐慌情绪触发散户非理性抛售:
散布利空谣言(如“产品集采落标”),强化市场恐慌。
利用社交媒体制造“踩踏效应”,加剧抛压。
反复开合跌停板,诱导投资者在反弹中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