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晚间,锂电龙头企业宁德时代(300750)披露2022年年报。在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两大核心业务均以极大领先优势稳坐全球市占率第一的背景下,宁德时代全年实现净利润30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3%,处于利润预期区间的高位。
以高达155亿元的研发投入为支撑,宁德时代在财报中释放了充分信心。2023年,宁德时代仍将大力推进新一代拉线建设,推进海外产能布局,公司预计新能源产业需求仍将持续快速增长。
(资料图)
规模、盈利能力齐头并进
宁德时代2022年度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285.94亿元,同比增长152%;归母净利润307.29亿元,同比增长93%。盈利水平处于业绩预期的较高水平,宁德时代此前披露,预计2022年实现净利润291亿元至315亿元,同比增长83%至98%。
同时,宁德时代提出大手笔的分红方案,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25.2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股利61.55亿元;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8股。宁德时代表示,转增股本有利于优化公司股本结构,增强公司股票流动性,分红预案具备合法性、合规性及合理性。
从规模来看,宁德时代在2022年仍然是锂电池行业的绝对龙头。2022年,宁德时代实现锂离子电池销量289GWh,同比增长117%,其中动力电池系统销量242GWh,同比增长107%。截至2022年底,宁德时代电池系统产能高达390GWh,较年中的154GWh大幅提升;产能利用率由81.25%提升至83.4%。同时,宁德时代目前还有152GWh的在建产能。
根据SNEResearch统计,宁德时代2022年的动力电池出货量,意味着公司实现了连续六年的动力电池使用量全球第一:2022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使用量市占率为37%,较上年提升了4个百分点,而第二名的LG能源市占率为13.6%。同时,宁德时代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当年市占率为43.4%,连续两年排名全球第一。
从盈利能力来看,纵然去年以碳酸锂为代表的核心原料价格飙涨,但宁德时代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2年全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系统产品毛利率达17.17%,较年中提升2个百分点;储能系统毛利率更是由年中的6.43%大幅提升至17.01%。这与宁德时代年中与客户协商确定的价格联动机制不无关系,新的价格机制将电池定价与资源价格挂钩,实现成本的传递。
与宁德时代营收同样实现翻倍以上增长的还有公司的研发投入。2022年,宁德时代研发费用投入达155.1亿元,同比增长102%。据悉,公司在钠离子电池、麒麟电池、凝聚态电池等产品上都实现了突破,宁德时代正致力推进钠离子电池在2023年实现产业化,凝聚态电池产品也正与客户洽谈合作中。
从产业链布局来看,宁德时代持续加码全产业链布局。2022年,宁德时代在上游的电池矿产、材料和终端的换电、共享储能等业务持续布局。进入2023年,宁德时代明显得进一步加码对上游资源的积累,比如由子公司邦普循环在废旧电池材料回收等领域投资238亿元、拿下斯诺威锂矿项目等等。
2023仍将大力推进产能建设
对于宁德时代而言,2023年的开头似乎充满挑战。不过在财报中,宁德时代仍释放了充分的信心。
二月以来,宁德时代股价累计跌幅近15%,与之相伴的是市占率的短线下滑以及通过“锂矿返利”发起价格战的传闻。
在1月,受当月国内车市清淡拖累,宁德时代在全球市场的动力电池份额小幅下滑。SNE前日披露的数据显示,宁德时代虽然仍以33.9%的市占率稳坐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第一的宝座,但其1月动力电池出货量11.2GWh,同比增速为6.5%,低于行业平均的18.1%,其市占率较去年年底的37%小幅下滑。
虽然短期遇挫,但宁德时代在财报中仍然底气十足。宁德时代表示,尽管面临原材料阶段性紧张、资源价格高涨等不确定因素,但在技术进步、政策持续推动等影响下,预计新能源产业需求将持续快速增长。
宁德时代表示,公司将继续坚持“三大发展方向”和四大创新体系。在产品方面推进钠离子电池、M3P、凝聚态等新型化学体系产品实现产业化,推广第三代CTP产品麒麟电池及CTC等结构创新产品应用,推进更高安全级别的储能产品研发及应用。在产能方面,大力推进新一代拉线建设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推进海外产能布局以提升本地交付能力及深化客户合作关系。
在应对市场担忧的产能过剩、原材料价格波动等核心关切,宁德时代也做出正面回应。
在应对市场竞争方面,宁德时代称将保持公司的产品竞争力持续大幅领先,同时通过打造韧性供应链和绿色能源生态网络,在前期累积上进一步深化客户合作。在应对原料价格波动方面,宁德时代透露,已采取自制开采、投资合作、回收利用、签署长协订单等措施保障供应链安全及稳定。
2月国内新能源车市的好转,或将为宁德时代提供保持高速发展的动力。乘联会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2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销量为43.9万辆,同比增长61%,环比增长近33%。乘联会表示,1月补贴政策切换带来的新能源销量降幅较大,2月已逐步调整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