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倒闭第一枪,已经在广东打响了!

万公子
2025-08-24 11:54:16

大学要是没学生,那还叫大学吗?

自7月大学院校费用涨价以后,很多院校又迎来了招生难。

不少网友注意到,近期的招生难问题,让一些院校老师们愁坏了。在广东20多所民办本科院校中,有14所高校需要补录。经过三次征集志愿后,仍有多所高校“未招满”。

比如湛江科技学院,原本该校计划招生7544人,没想到一开始只有1189人,经第三次征集志愿后“缺口”仍有2900余人。

可见,缺口之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这么富裕的地方,为了多招学生,本科第三次征集志愿足足降了36分,结果,广东省14所民办本科没招满,总缺额3.1万多人。

要知道,往年民办大学再难,大部分也会端着“本科架子”,宁肯招不满也不降分,怕掉身价。 少部分也会降分征集,但一般只降20分以内,不像今年这么猛。但今年,它们彻底绷不住了,分数线像雪崩一样猛。

广东的情况如此,其他地方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

但是对于家长来说,纠结的很,一边是大学学费年年猛涨,三万、五万甚至八万,贵得让人读不起;另一边,孩子寒窗苦读四年,毕业就找不到工作。

有家长忍无可忍:“你们这是开学校还是开银行(钱庄)?”

而且,这种招生愁的现象并不是广东的特例,全国好多地方的招生部门都在发愁,老师们熬夜加班,电话通知孩子们录取学校,可电话都没人接。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其实也很好理解,一旦家长们心里算清这笔账,自然就不不会再买账了。

.01

学费一路飙涨,教学质量原地踏步

有些民办大学为了赚钱,随便设置几个时髦、但没啥用的“水专业”,学生们辛辛苦苦学了四年,结果发现毕业之后成了就业市场上的“滞销品”。

关键这些院校的学费还不便宜!

民办动辄 年均 3万-8万 学费,有的更贵,甚至5万、10万、15万一年的都有,这些极端的案例我们就不提了,就按照一年3万的学费去算,四年下来加上生活费等其它开支,总成本大概率会突破20万人民币,足够在很多省会城市和地级市付一套房子的首付了。

关键不仅仅是学费贵,这几年学费还连年上涨,网上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有几十所大学学费出现了上涨,涨幅500-20000元/年不等。

比如:上海某侨职业技术大学,2025年本科艺术类专业涨了8000元一年,专科艺术类专业涨了6800元一年。

学费居高不下,在就业寒冬下,家长们就更倾向于性价比选择,毕竟公办学费才5000-1万元,尤其是 地方公办院校新增应用型专业,学费仅民办的1/3, 而且就业相对得到保障,所以很多孩子干脆报考公办高职院校。

说白了,当家长开始用“投资回报率”算教育账,当企业用“真本事”而非“纸文凭”筛人,那些靠泡沫活着的学校,注定现出原形。

.01

生育率“塌方”带来的高校生源荒,只是第一股寒风

目前来看,撑不下去的大多都是那些特别依赖高学费、只顾着扩招赚钱的民办大学。家长和学生们已经用脚投票,做出了选择。

当适龄学生越来越少,碰上大家对大学教育越来越没信心,结果就明摆着了:现在不是学生求着上大学,而是大学求着学生来读。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行内人士预测,到2034年高校生源将锐减40%,这也就意味着,如果高校办学的目的只是为了盯着家长兜里的学费,在少子化影响真正到来前 ,缺乏质量保障与特色的民办高校, 一定会率先陷入关门窘境。

.02

民办本科,该怎么面对今年冲击带来的转型?

智联招聘报告指出,民办本科毕业生首份工作薪资较公办低22%,且晋升周期延长1.5~2年,加剧学历贬值认知。

原本就业就颇受歧视,面对这种冲击,该怎么办?

这里就不得不说一说德国应用技术大学, 这类大学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为学生毕业后顺利进入职场做好充分准备。

而且,据说德国这类技术学院的就业率很高,部分专业 挂科率30%以上,但毕业生直接被企业抢光。

所以,对于我们的民办院校,要改变落寞的局面,就需要加速转型,不要只关注被大学录取,把录取视为学业成功,而要关注被录取后所接受的教育。

写在最后:

当家长不再愿意为“注水”的教育付高价学费,当社会不再认可那些水分大的大学文凭,当大学的账本越来越难看,真正的淘汰才刚刚开始。

大学虽然是开课招生的地方,但如果眼里只有赚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种玩法注定走不长远。

最后问问大家:你觉得花这么多钱上大学值吗?你还相信你的母校吗?

责任编辑:565
热点新闻

深圳热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2 SZONLINE(SZONLINE.CN) All Rights Reserved.邮箱:56 26 623@qq.com

粤ICP备18025786号-5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