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国庆假期,青海湖以其独特的美景,吸引了不少省内外游客。与此同时,这颗镶嵌在青藏高原的璀璨明珠,因其独特的生态地位和显著的生态保护成效,吸引众多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在青海湖流域开展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掀起了青海湖科研观测热潮。
青海湖地理位置独特,自然资源丰富,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境条件。随着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施行,青海湖的生态保护与治理取得显著成效,湖泊水质清澈、湿地生机盎然、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形成“草—河—湖—鱼—鸟—兽”和谐共生的良好生态链,生态系统格局稳定,生态功能更加稳固。这一系列积极变化,不仅提升了青海湖的生态价值,也激发了青海湖独特的科研潜能。
截至8月底,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水生生物研究所、动物研究所、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河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10余家科研院所,生态环境部、国家林草局等国家部委所属国家研究机构以及省气象局、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省第五地质勘查院、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纷纷将目光投向青海湖,围绕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研究、气候变化等前沿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细致的科研工作。这些科研活动不仅推动了青海湖生态保护的科学化水平,积累了青海湖宝贵数据资源,也为全国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青海湖实践经验和示范。
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将充分利用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青海湖综合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海湖高原湖泊湿地生态环境科学观测野外台站等“三站”科研平台,加强科研合作与交流,提升科研观测能力,积极转化科研成果,为青海湖生态保护和系统治理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