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3月24日,全国首例全链条打击侵犯公民停车信息案在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法院以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分别判处被告人黄某、李某有期徒刑四年十一个月和三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20万元和25万元。
经审理查明,2020年6月起,谢某应客户要求查找车辆,使用被告人黄某提供,李某制作、提供的用于爬取停车信息的“JTC”等程序,通过技术手段绕过“捷停车”等停车平台系统安全防护机制,非法获取“捷停车”等停车平台系统保存的公民车辆即时停车位置信息。
谢某将查询到的相关车辆位置信息发送给客户,或根据客户的需求给相关车辆安装定位跟踪设备,并收取费用。同时,黄某接受谢某的指派,给指定车辆安装定位跟踪设备,并收取谢某给予的报酬。经查,黄某、李某通过上述行为分别非法获利113万余元、24万余元。
本案被告人与另案被告人谢某等围绕“寻车”业务,分工明确,上下游之间环环相扣,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谢某等13人均被判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目前判决均已生效。
我国已全面跨入汽车社会,连续14年位列全球汽车产销量第一。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机动车驾驶人数量超过5亿。大数据、互联网为交通行业带来无限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暗藏数据安全隐患。一旦发生数据安全事件,如泄露停车信息、行车轨迹等车辆位置信息,不仅会对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带来重大隐患,也可能威胁到国家安全。
近年来,犯罪分子利用技术手段破解停车平台系统的安全防护机制,形成制作“黑客”软件、获取车辆位置信息、安装定位设备、跟踪车辆轨迹、“暗网”非法交易等一系列黑灰产业链。
筑牢数据安全屏障,是新时期数字交通高速发展的重要前提。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亟需根据《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落实运营单位主体责任和保护工作部门的监管责任,统筹开展网络安全检查,强化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提升抵御网络攻击威胁的能力。同时加快数据安全核心技术创新突破,强化威胁预测、威胁感知、威胁防御,实现监测体系与处置体系实时联动,提升数据安全治理能力和个人信息保护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