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加快推动交通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赋能支撑。当前正值全国科技活动周,交通领域有哪些新的科技成果?智慧交通如何服务民生?科技创新如何更好进行助力?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资料图片)
拓宽“大动脉”,交通建设“硬技术”大幅提升
伶仃洋上,随着最后一车混凝土流入深中通道万顷沙互通匝道桥,深中通道S06标全线822根桩基全部完成浇筑。深中通道这一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超级跨海集群工程,距离实现项目完工又近了一步。
连接深圳与中山以及广州南沙区的深中通道,既是国家“十三五”重大工程,也是科技含量极高的工程项目:拥有包括“巨型钢结构智能生产线”“强台风区超大跨悬索桥抗风御灾技术”等国内首创和国际领先技术,为中国式交通现代化发展贡献新方案。
过去十年来,交通科技创新实现了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持续拓宽“大动脉”——
建成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川藏铁路拉林段、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等一批超级工程,基础设施建造“硬技术”世界领先;
京张高铁成为世界首条时速350公里的智能高铁,自动化码头已建和在建规模均居世界第一,在用新能源汽车规模世界第一,智慧、绿色等“新动能”持续发力;
建成各类科研和科普平台超过200家,现有国家和行业交通运输标准近4000项,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等“搭平台”工作稳步推进……
业内专家表示,当前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造和装备制造技术大幅提升,智慧、绿色技术广泛应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的重大科技成果,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了有力支撑。
加快“微循环”,服务生活“软实力”持续加强
“扫码乘车”“扫脸登机”已是人们出行遇到的常态化科技,而“扫掌过闸”,你听说过么?日前,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推出“刷掌乘车”服务,乘客在自助售票机录入“掌纹”,完成相关协议和信息授权等即可“刷掌”通过闸机。在手机没电、未携带现金的情况下,“刷掌乘车”为乘客便捷出行提供了新选择。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运营服务管理部部长张文强表示,“智慧地铁”是当前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的一大方向,目前已融合5G、人工智能等技术,未来将有更多“黑科技”,实现从“人适应地铁”到“地铁适应人”的转变。
百度“萝卜快跑”于今年3月取得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首批“无人化车外远程阶段”示范应用许可,全无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覆盖北京、武汉、重庆;由菜鸟主导的RFID(精准射频识别技术)可快速对大量货物进行扫描盘点,广泛应用于服装、食品、物流等领域……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数字经济、新基建等战略深入推进,我国交通设施和装备智能化、运输服务多元化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服务生活的“软实力”持续加强。
与此同时,人们的出行方式和货物运输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共享单车、网约车、定制巴士等新业态满足人们多样化、差异化出行需求;铁路、民航形成全国联网售票能力,ETC技术广泛使用;“互联网+城市配送”模式快速推进……
“当前,我国综合交通呈现出数字化、智能化、网联化融合发展的趋势,自动驾驶、智能航运、智慧物流、交通大脑等新业态层出不穷,智慧交通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交通运输部科技司科技创新发展处处长汪水银说。
促进数据流动,助力智慧交通发展
交通运输是科技创新与现实发展融合的重要场景,但智慧交通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多重挑战。
业内专家认为,当前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刚刚起步,不少行业运转的背后需要多套系统支撑,但这些系统的数据却无法形成有效连接,很难以数据驱动实现交通系统的“进化”。
“数据流动是交通行业‘数实融合’的内生要求,智慧交通建设一定要促进数据流动,打破多年来形成的‘数据孤岛’问题。”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先进说。
西安工业大学校长赵祥模认为,交通企业拥有更多运营业务数据、交通流数据等,互联网科技企业则侧重积累用户数据和手机定位数据等,可以在不泄露用户隐私的情况下,对这几类数据进行深度共享和融合,开发出更好的智慧交通产品和服务。
与此同时,地图导航、手机购票、智慧物流等交通领域的应用服务已经改善了人们的出行体验,但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等前沿技术应用仍处于示范测试阶段,投资、运营、极端场景应对等尚未清晰。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何勇表示,可尝试建立城市级和区域路网级的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大力提升示范区内智能路侧设备建设和传统交通工程智能化升级,同时保持产业政策的持续性支持,不断对相关产品和技术进行迭代优化。“只有车辆和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网联化都提升上去,社会大众对于智慧交通的感受才能更明显。”何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