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话术、空壳运营……司机遭遇“套路运” 全球观察

半月谈微信公号
2023-06-21 09:11:10

“市内短途,点对点配送”“学历、经验不限”“加班补助、五险一金、包吃包住,月入1.5万元以上”……近期,某生活服务平台网站不时推送类似招聘信息,这对急于找工作的司机来说,职位含金量满满。然而,这样的“机会”对求职群体而言,可能不是救命稻草,而是骗局圈套。有诈骗团伙吃准求职者心理,成立空壳公司在网上发布招聘信息,用精编的话术套路应聘司机缴纳加盟费、购车贷款。

“高薪”利诱,数千求职者受骗


(资料图片)

“每月赚1万多元,无年龄限制。”年近六十的钱先生被裁员后,2022年5月下旬在58同城上看到安之顺物流公司的招聘信息。该公司一位主管称,每公里运费3.5元至4.5元,保证不跑空车,费用一趟一结。随后钱先生来到该物流公司,分别签订委托购车、车辆合作管理两份协议,并交了2.5万元,后又办理13万元购车贷款。

然而,钱先生未能等来月入过万元。2022年6月20日至25日,他只做了六七单,每天安排的运货公里数远未达200公里,月收入根本不能过万,且该物流公司多在网络平台上找货源。“先被骗2万多,后又着急卖车损失近8万元。”钱先生说。

2020年11月,来自辽宁盘锦的犯罪嫌疑人王某某来到江苏常州,在写字楼里开设安之顺物流公司,配备经理、文员和调度人员,学习相应话术。经营话务公司业务的犯罪嫌疑人杜某某,专为王某某的物流公司提供话术培训及电话招聘。他们在58同城上发布招聘货车司机的广告,谎称与京东、菜鸟、顺丰等公司有长期合作关系,其实他们无仓库无货。司机主动要活干,调度才从运满满、货拉拉等平台找货源分配。

钱先生等货车司机介绍,调度安排的基本都是短途运输,很多时候根本没有运输单安排,不仅赚不到钱,甚至还要贴钱跑单。一旦发现被骗后,想要回押金,公司负责人就会以“合同规定,如是个人原因,定金不予退还”为由拒绝。

据悉,该犯罪团伙已在全国多地开设几十家物流公司。截至目前,已有66名犯罪嫌疑人被立案侦查。犯罪团伙内部登记显示,像钱先生一样的受害者有数千人,涉案金额超3000万元。

空壳公司正规运营

记者调查发现,该团伙在58同城发布招聘信息只是第一步。随后还有更深套路:诈骗团伙在大型写字楼开公司,营业执照齐全,职员层级、分工明确,面试流程细致。

办案检察官刘栎介绍,王某某犯罪团伙披着集团化运营外衣,以高薪为诱饵让求职者进一步放松警惕。“当时就觉得收入高,也没多想。”钱先生说。

话务公司不仅上门服务,犯罪团伙还将面试经理送到话务公司培训,用专业术语和举例细算来增强可信度。货车司机陈某某回忆,面试经理曾详细解释高收入的专线与其他线路的区别,让他信以为真,毫不犹豫缴纳押金入职。

除了利益诱惑,更令受害者深信不疑的是,诈骗企业有相关部门发放的正规证件。2022年起,因58同城要求发布广告需上传相关证照,王某某的多家公司陆续通过“黄牛”以虚假信息申报获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然而,交通部门发放许可证的基本原则是,除网络货运平台外,没有运输车辆,不能申领许可证;除4.5吨以下货车不需要办理许可证,企业没有许可证,不可经营货运。

受访检察官认为,这表明现有规定被不法分子钻了空子,相关部门在授予许可证、企业营运等环节存在监管不严问题。由于“套路运”企业没有将聘用或拟聘用驾驶员的机动车、从业资格等信息上报,执法人员只能在路面稽查中随机抽查,不利于及时发现问题。

办案检察官杨雯琪等发现,在一些网络平台,四五百元就可买到一个具有运输资质的接单账号,物流公司只需支付5元到50元不等的服务费,就可获得物流单。2022年前,王某某的物流公司无需上传许可证,每月花费30万元到40万元就可用一个主账号连带多个子账号在58同城高频次发布广告。许多人受骗后向运营主体投诉,网站不予处理,仍继续收费发布。

多方联动严格审核堵漏洞

货运物流是畅通经济循环的动脉。多位受骗货车司机和检察官期盼,尽快打击该领域求职乱象,维护正常物流秩序,保障货运司机群体权益。

严格审核许可证发放,加强物流企业运营监管。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娟建议,交通运输部门可与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审批局等部门联合,对申请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为货运的企业深入开展调查,核实是否为空壳物流公司,同时开展常态化监督抽查,重点核实企业证照与实际人员、车辆信息是否一致,从源头上查处非法物流公司。

规范车辆销售、金融机构管理。多名受骗司机反映,物流公司总劝他们贷款买车,并介绍相关售车公司和贷款机构。为成功交易,一些车辆销售商甚至配合犯罪团伙隐瞒被害人真实车款,给予犯罪集团商业返点;在手续流程不正规的情况下,金融机构仍配合车企违规放贷。检察机关建议,对车辆销售商和金融机构开展行业专项整治,构建立体监管体系,加强正规贷款宣传,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网络监管也须进一步加强。杨雯琪建议,明确互联网招聘平台的法律责任,倒逼平台加大对招聘信息真实性的审核,建立健全网信、人力资源、市场监管、商务、工信等多部门协同机制,强化对网络招聘信息的监管。

责任编辑:562
热点新闻

深圳热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2 SZONLINE(SZONLINE.CN) All Rights Reserved.邮箱:56 26 623@qq.com

粤ICP备18025786号-5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