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十二号线迎新进展|当前聚焦

中国交通报
2025-07-22 14:46:42


(资料图片)

近日,广州地铁十二号线(“西段”浔峰岗至广州体育馆和“东段”二沙岛至大学城南)开通初期运营。这条纵贯广州市“X”形对角线的骨干线路,串联五大城区的交通大动脉,历经六年多攻坚克难,终于跃然于千年商都的地图之上,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再添强劲动力。

广州市地铁十二号线全线唯一涵盖车站、停车场、区间和出入场线的标段由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四航局”)参建,建设区域位于广州番禺区大学城,线路全长约4.6公里,施工内容包括大大区间(大学城北站-大学城南站),大学城南站、出入场线、大学城南停车场、综合楼,线路及车站机电安装、装修、铺轨,停车场上盖大型市政园林建设等。

“作为广州地铁十二号线首台分体始发的盾构,我们逐步摸索出一套适用于项目建设的施工经验,为全线推广采用盾构分体始发技术提供了宝贵借鉴。”中交四航局项目相关负责人罗业华介绍道。建设期间,面对盾构机下井施工难题,中交四航局项目团队积极创新施工工艺,在全线率先采用盾构机分体始发技术,即盾构机主体在始发井内,相关配套设施不与盾构机主体一起进洞,待盾构机进洞后,再将配套设施连接上,从而确保盾构机在36米的狭窄场地内完成盾构始发。同时,还引进了先进的盾构监控系统,在盾构机土仓增设摄像头对开挖面可视化管理,监控盾构施工全过程,为盾构施工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信息反馈,为确保项目安全施工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交四航局项目团队坚持以绿色、低碳、智慧为主线、围绕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等内容系统推进,致力打造一个集智能运维、生态海绵、生态景观等于一体的轨道交通建设新样板。维修运转楼施工期间,积极优化施工方案,采用以自然通风、采光为主要特征的适应性被动节能技术,通过增设天井、内庭院等举措,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减少能源消耗,实现建筑自身节能降碳效果。在楼内设置景观内庭院,形成室内局部小环境,改善热环境;首层设置通风口、敞开式外廊,引进自然风,保持室内风道的畅通;通过设置天井,形成热压通风和风压通风,实现超70%的主要功能房间每小时不小于2次的自然通风换气。还将节能环保技术融入设计和构造中,充分利用自然光,既提高视觉舒适度,也节省照明用电,实现一举两得目的。

针对大学城南停车场盖上覆绿施工,中交四航局项目团队结合现有地形最大程度降低对现状绿化的影响,保留出入场线山地与库区侧平地原有植被,同时设休闲步道,为远期衔接滨水景观打基础。此外,还通过栽种季节性植被,打造春花秋叶特色绿道,并搭配跑步提示语、条石坐凳及遮阳挡雨小站点,营造出适应岭南气候和文化的建筑特色,实现城市生活与自然水岸和谐相融。

责任编辑:566
热点新闻

深圳热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2 SZONLINE(SZONLINE.CN) All Rights Reserved.邮箱:56 26 623@qq.com

粤ICP备18025786号-5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