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10月19日,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任内首份《行政长官2022年施政报告》。香港过去两年流失的14万人口,足以让新特首将施政报告的重心放在引进更多留学生:“成立专责单位,负责招揽更多企业与人才留港!”图/港府新闻网
《施政报告》里公布了香港面向全球留学生发布的史上最大规模人才签!特首直接承诺:每年吸引35,000名人才!报告里提到不仅给合资格的非永久居民退还15%的买家印花税,还放宽了IANG和工作签证的限制,甚至要以试行方式把IANG签证拓展到香港高校的大湾区校区毕业生!!!不禁让人感慨港府这波“大招”也太猛了吧!以下一文整理了香港政府“抢人”具体政策,企业及人才便利,建议不了解香港留学生政策的同学们收藏转发,慢慢研究。01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为期两年合资格人才包括过去一年年薪达港币250万元或以上的人士,以及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并在过去五年内累积三年或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士。港府并没有对界定前一百的榜单明确规定,所以大家的母校如果在任一榜单(THEQSU.S.News软科)中排前一百,都可以尝试一下申请。此两类人士可获发为期两年的通行证来港发展,不设人数限额。也就是说,即使没有在港留学,但是只要是五年内毕业于世界百强名校(除了香港院校)的毕业生,都有机会到港工作。02放宽“一般就业政策”和“输入内地人才计划”如果雇主引入人才的职位属于“人才清单”表中列出的13项本地人才短缺的专业,或招聘的职位年薪达港币200万元或以上,则无须证明本地招聘困难,可直接提出申请。政府的目标是在明年第一季完成“人才清单”的更新。13种稀缺职业中,不乏有商科生可以轻松入职的ESG、Fintech、资管、Data等。图/香港人才清单 13个稀缺人才类型
03取消“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的年度配额为期两年。“优才计划”有了解过香港求职的小伙伴应该都不陌生。
图/网络
之前的香港优才计划是一年4,000个名额,再优秀够分的人都会被人数限制卡在门外。现在直接取消了数量限制,只要足够优秀,大家尽管来!04放宽“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IANG)将逗留期限由一年延长为两年,方便非本地毕业生留港/来港工作。另将以试行形式拓展本安排至本港大学大湾区校园的毕业生,为期两年。IANG,全称 Immigration Arrangements for Non-local Graduates (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一直被称为世界上最宽松的签证制度:不设配额,只要在港修读了全日制经官方认可的本科或以上课程的非本地生,毕业一年内可无条件逗留香港;一年以后,只要工作与学科相关,收入达到一定标准,就可以在签证有效期内在香港不受限制地工作;在到期之后可以办理续期,直至获得永久居民资格。凭借着IANG签证政策,香港近年来更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才留港就业。而在昨天的施政报告中,港府将放宽“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非本地港校毕业生在毕业之后可留港工作的时间将延长为两年,并且涵盖了港校大湾区校园的毕业生。要知道以往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北师港浸大(UIC)这几所大学的学生在毕业之后虽然能够拿到港校的学位证书,但并不能够申请香港的IANG签证。但在以后,只要是港校大湾区分校的毕业生,也能够凭借毕业证书申请IANG签证,并且能够留港工作两年!不仅如此,如果本科就开始在香港就读,也就是4年,加上读研1年,续IANG签2年,这样的话就可以直接拿到香港永居了(申请永居要求在港连续居住满7年)。这样对于想在香港找工作的留学生,以及想获得香港永居的留学生来说,不仅减轻了压力,而且拥有了更多的机会。05优化“科技人才入境计划”撤销科技公司在计划下输入外来人才时必须增聘本地雇员的规定,加快人才输入的步伐。06延长工作签证年期在现有和新增的输入人才计划下的人才,到港获聘后可获发最长三年的工作签证。07向合资格外来人才*退还在港置业的额外印花税合资格外来人才如在今天或以后在港置业,可在居港七年并成为香港永久性居民后,就其已购入并仍持有的首个住宅物业申请退还已缴付的买家印花税及新住宅印花税。*:合资格外来人才包括通过“一般就业政策”、“输入内地人才计划”、“优秀人才入境计划”、“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科技人才入境计划”、“输入中国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第二代计划”及新推出的“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来港的人士。对于港校及港校内地分校同学说,这波《施政报告》的发布,无疑是一大福利。但是也可以预见,香港留学又将迎来一个申请的“高峰期”!而对于未来想在香港就业,但又想提高拿到世界百强大学offer的概率,规避突发政策等风险,英国、澳洲、香港联申也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END
声明:
1、本公众号所发布的内容,没有注明“原创”字样的,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对上述内容仅为转载,文中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347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