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了四年时间画的像拉斐尔一样,但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像孩子一样画画。”毕加索曾这样形容对于艺术的心得。在现代社会下,对于艺术的学习也有了更深的定义。
这需要孩子在一个有具有国际化美感的环境里,建构起国际化的视野,拓宽多元发展的创意思维,让他们的眼里能容纳下不同维度的世界、拥有广阔且自由的灵魂。
【资料图】
在致知看来,艺术从不单纯的是一幅画作、一场演出,而是让孩子在校园生活中了解到艺术的潜力,去辨别社会的颜色,用不同方式表达自我。
本期,我们带大家走进小学部的视觉艺术课堂,一起跟着孩子们探索艺术世界的奥秘,
PART ONE
当视觉艺术遇上探究
在致知的小学视觉艺术课上,在CNC美术课程的框架下,老师将IB创造性表达的教学方式融入其中。
课堂结合每个班级正在进行的探究主题,结合国家课程中的内容进行教学,通常分为美术与设计两个部分,在这过程中引导孩子去表达自我,并在分享中学习帮助别人的方法。
比如KG在“世界如何运作”这个主题单元,老师带孩子们探索了各种美食的制作;在“我们是谁”这个主题单元,则从视觉感官上感受秋天的变化,使用大自然中的树叶,制作了美丽的装饰品。
三年级在“共享地球”单元探究水的功能和作用,恰巧在学习中国画,所以老师就通过水墨、色彩的滴染,让孩子们感受水作为媒介带来的不同艺术效果,感受水的特性和用途。日常也会进行小组合作,使用多种材料进行艺术创作。
四年级在探究人类为实现健康生活而采取的行动时,在视觉艺术课上便了解了一些可以放松心灵的艺术表达方式,比如禅绕画、扇面画等,能让孩子在焦急的情绪中,慢下来。在探究不同的文化信仰和价值观时,孩子们也学习了解了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水墨画,并自己动手制作了扇面。
课堂形式以课程的引导,通过设计的问题去探究、去思考。相比于技法的熟练,老师更加注重孩子的想法的表达。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而我们就是要帮助他们发掘潜能,提高艺术审美能力,让他们能够纯粹的表达自己。这使得未来他们不管在哪里,从事什么工作,这份美好都能陪伴他们。在致知,我们着力于培养孩子的美感,锻炼他们的专注力,激发创造力和深度学习的能力。通过欣赏、引导、追问的方式,让孩子们学会发现美、创造美、表达美。”视觉艺术老师王美琪分享。
她认为,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写一手好的书法,那可以通过不停的练习,让自己在书法上变得很出色。但在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有计划的反复练习会让我们很难思考未来的变化。当学生可以在艺术课上享受艺术,从中受益,会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PART TWO
理解艺术的不同形式
艺术仅仅是画画吗?其实不然。
通常,王美琪老师在上课前都会准备一些关于艺术欣赏、艺术评述的内容。
比如有时候一节课的时间,老师会用来带大家认识一个艺术家、一个艺术流派,抑或一种艺术风格。
“如果孩子们对艺术知识不了解的话,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就会很难输出和用艺术的方式去表达。”这也符合国家课程的四个艺术标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
|同学们的水彩画作品
在致知,艺术是一项具有转移性的技能,艺术与审美能力可以与任何学科进行结合。比如语文、数学、科学等,举个例子,我们可以运用艺术去使演讲更加完美,让实验变得更有趣。
同样,艺术对于生活的影响同样重要。用它来设计你的家、设计你的教室、生活的点滴……让人们去拥有不同的感受。此外,在我们的课程中,孩子们还会做很多研究,形成作品并进行汇报展示,在这其中,也会锻炼孩子们的研究技能,ATL技能,让他们更有学习驱动力。
比如五年级在“共享地球”这个主题单元,便发掘美术教室的资源,以及回收再利用资源,搭建了一座“未来社区”。
在致知,孩子们敢于表达,他们创作的艺术世界真实而单纯,这些将伴随他们去往更高更远的地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