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微动态丨从小“被打击”和“被肯定”的孩子,20年后,过得是两种人生

国际教育网
2023-01-03 19:05:27

前段时间,有个话题冲上了热搜榜#九成受访者称被父母语言打击过#。

调查对象是2000多名18~35周岁的青年,居然有90.6%的受访者坦言父母对自己进行过言语上的打击。

而且45.4%的受访者认为,这种打击持续到中学。


【资料图】

那打击式教育的成果如何,如今真的到了验收的时候了。

高达59.7%的受访者认为打击式教育让自己缺乏自信,容易自我否定。

多少中国孩子,是在父母的打击下长大的?

解释就是顶嘴;

沉默就是耍脾气;

哭就是矫情;

别人家的孩子永远比自家的好;

反正孩子怎么做,都是错的......

可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真的好吗?

还记得之前西安市一个小女孩跳楼身亡,只留下作业本上一句话的遗言:“为什么我干什么都不行。”

原来,事发当天,女孩来不及写完老师布置的一篇作文,她就觉得自己很失败。

自责绝望之下,她选择纵身一跃......

就像弗洛伊德说过:没有人会无缘无故攻击自己,除非他经历过不断被否定、被攻击的童年。

打击教育,只会把孩子打趴

生活里经常会看到这种奇怪的现象:

夸别人孩子时,父母张嘴就来,但到了自己孩子那里,总觉得要多敲打才对,不能让孩子飘了。

殊不知,你批评孩子什么,他就朝着批评的方向去发展。

1939年,美国爱荷华大学语言研究小组Wendell Johnson招募了22个孤儿,来进行一项实验。

实验的方式是不断打击这些孩子,只要他们开口说话,就指责他们说话结巴。

你猜怎么着?一段时间后,本来伶牙俐齿的孩子,变成了真正的结巴,并伴随一生!

一个当年参加测试的孩子,在74岁时知道了真相,痛苦不已,指责这个恶魔实验——

“你毁了我的一生,我也许会成为自然科学家、考古学家或总统。

可是,我却成了一个可怜的结巴......”

孩子最初的自信心和价值感完全依赖于周围人的评价。

长期的打压只会让他们错误定位,以为自己就是这么差的人,更容易破罐破摔。

父母永远也不知道,你的一句话,会把孩子塑造成一个怎样的人格。

更有甚者,会在日复一日的打击中埋下对父母的恨。

知乎有个提问“自杀是什么”底下,有个精辟的回答。

他说,小孩自杀,有一部分的心理,是报复。

跳下去的那一刻,是知道自己会伤害父母的。

孩子要用自己的命,换父母的痛哭流涕,换父母的输。

选择自杀,只因他们太过于弱小,没有其他方式惩罚父母。

只有通过这么极端的方式,让父母看到自己的脆弱,让父母意识到自己的错。

好孩子,是鼓励出来的

我在养育两个娃的过程中,也险些犯了这样的错误。

我家哥哥做什么都很麻利,写起作业来从不用人催。

而弟弟则是个慢性子,写作业速度跟他哥一比,老人就有话说了:二宝什么都好,就是太慢了,跟你哥学学。

几次之后,二宝的明显变化是,更慢了。

我赶紧找老人私下开了个会,跟他们说千万不要再说弟弟慢了,否则只会越来越慢。

我给弟弟准备了计时器,每天写作业让他给自己计个时间。这样既对时间有了概念,又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进步。

我总是说:二宝真棒!今天比昨天快了1分钟!

这样的鼓励,让弟弟越来越专注,速度也明显提升上来了!

就像《正面管教》创始人德雷克斯说过这样一句话: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没有受到肯定的孩子,受到肯定越多的孩子,行为和性格都会越来越好。

孩子最初的自我认知来自父母的反馈,假如始终都无法得到来自父母的肯定,他会认为那就是事实。

甚至,他们会始终认为自己是被审视的一方,从而害怕权威,不懂得和权威者相处,不懂得主动索取,容易表现得唯唯诺诺。

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包子性格,容易挨欺。

所以养育的路上,孩子需要父母的肯定,千万别吝啬你的赞赏。

先做病人,再做医生

可是话又说回来,孩子岂不是说不得了?

当然不是。

许子东在《圆桌派》里说过一句话,深以为然。

他说讨论问题,一定要先做病人,再做医生。

放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就是先学着做个孩子,再去想如何做父母。

和孩子站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洞察孩子犯错的原因,才能在指出孩子不足的同时,让孩子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例如之前我发过孩子阅读障碍的文章,有个姐妹半夜给我留言原来自己这么久都错怪孩子了,也没再强迫孩子了。

之后神奇的事发生了,自从和孩子讲了他可能阅读障碍这件事后,孩子居然更愿意花时间在阅读上。

真正的教育,是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去消化、自省和成长,而不是一味的控制和羞辱。

滴水穿石,胜过暴雨,和言良意,默化潜移。

每个孩子,都值得被温柔以待。

这里的“温柔以待”不是一味的夸赞,这会演变成敷衍;

更不是一味的挑错,这可能是一种控制和羞辱。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父母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放下功利和攀比,聚焦到具体的自己。

挖掘孩子的潜力,帮孩子一起克服弱点和盲区。

毕竟,教育的目的,不是加剧伤害,而是促进成长。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从容地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责任编辑:524
热点新闻

深圳热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2 SZONLINE(SZONLINE.CN) All Rights Reserved.邮箱:56 26 623@qq.com

粤ICP备18025786号-5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