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您好,请扫码点餐!”“请扫描桌面二维码,通过小程序点餐。”……进入餐厅,服务员多会提醒扫描二维码点餐,传统的服务员点餐模式越来越少见。这是移动互联网发展带来的便利。
然而,扫码却包含很多附加条款,比如需要先关注餐厅的公众号才能点餐,或者必须使用手机号注册之后才能开始点餐……这其中带来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风险不容忽视。
很多网友吐槽,扫码点餐要先注册,商家可以轻易地获取顾客手机号,然后推送各种各样的营销信息,甚至还发生商家因为看错账单,打电话追着顾客要钱的事情……扫码带来了便利,却也容易造成个人信息和隐私泄露,利与弊着实有点难以权衡。
如今,发展数字经济是大势所趋,我们也在享受着数字化带来的各种红利,因此,会有一种论调,认为在享受红利的时候就需要让渡个人的一些权利。这是完全错误的。两者并不对立,只有保护好个人信息安全,数字经济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因此,需要找到推进数字化与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之间的平衡点,在保护个人权益的同时,促进数据、信息合理流动、合法使用。这需要凝结各方面的合力。
政府层面需要加强立法和监管。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电子商务法……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体系越来越严密,接下来要根据技术以及现实情况的发展,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要依照法律规定,将监管贯穿于扫码点餐等各类数字服务的各环节,制定关于扫码点餐及其他类似场景的信息采集标准和权限控制,严格限制信息使用的范围和场景。同时还要排查个人数据非法交易链条。
商家、企业不能滥用技术优势。在信息的收集和使用中,企业和用户处于不对等的地位,商家、企业处于强势一方,依靠技术优势来强制顾客使用二维码等数字技术,收集顾客的个人信息。因此,商家、企业必须承担起主体责任,严格遵守法律相关规定,加强自律,防止出现“店大欺客”“不用二维码就点不了餐”等行为,营造良好的服务氛围。
顾客个人也要学会维护自身信息安全和相关权益。如今,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体系不断完善,顾客应该学会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信息安全和合法权益。不少人感觉保护个人信息的事情很小,不愿去耗费时间和精力。但个人向后退缩一步,那些违背法律,非法收集、存储和使用个人信息的行为就会向前一步,最终的受害者还是自己。
未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餐饮行业以及各行各业肯定还会迎来更多变革。数字化一定会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也凸显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全社会需要高度重视,全方位、全周期、全流程对数字技术进行规范,使其“技术向善”,更好造福社会。
张嘉幸(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