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此次学术研讨会围绕《红楼梦》的文学改编、文本研究、传播与艺术改编,设置了“《红楼梦》文学改编”“《红楼梦》文本研究”“《红楼梦》传播与艺术改编”3场学术研讨,同步开展学术考察、对谈交流和《红楼梦学刊》作者座谈等多场活动,不仅为《红楼梦学刊》发展建言献策,助力新时代“红学”高质量发展,与会专家也共同探讨如何发挥经典对文学艺术繁荣的促进作用,寻找提高学校人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新路径。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二十世纪以来,《红楼梦》以其丰富深刻的思想底蕴和异常出色的艺术成就,使学术界产生了以其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红学。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所长孙伟科在研讨会上表示,“红学”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主题,以作者家世研究、版本校勘、文本的思想艺术研究为中心,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跨学科最明显的学科,成为新时代文化发展中重要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国家一级导演、87版电视剧《红楼梦》贾宝玉的扮演者、中国红楼梦学会艺术与文创委员会主任欧阳奋强作了题为《走进红楼》的主旨报告。他与现场观众一同分享珍贵的拍摄经历,并表示这部电视剧是全体主创用心“磨”出来的经典作品,对原著的尊重和传承,使得87版《红楼梦》成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经典再现”。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曹立波表示,2020年以来,《红楼梦》的改编,点赞较多者多以“神韵”见长。他从情观红楼、诗社聚散、红楼幻城三个部分,以《红楼梦》中假、虚、梦、幻中的实情及青春版·赣剧《红楼梦》等内容为例,结合文本和作品呈现,阐释了《红楼梦》改编中的“神韵”之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戏曲学会常务副会长朱恒夫表示,《红楼梦》的思想内涵是极其丰富的,曹雪芹最想表现的是女子在封建社会里的悲剧人生。“所谓‘千红一方,万艳同悲’,作者最同情的应该是宝钗。宝钗德才兼备,是一个诗人,也是一个世俗之人,作者为一个满腹才华却不能为世所用的女子可惜,为一个品德高尚却不能为自己命运做主的女人痛苦。”他说。
“改编《红楼梦》的历史已有232年之久,《红楼梦》的传播、《红楼梦》的经典化,离不开《红楼梦》各种艺术改编的伴行。”中国红楼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党委书记张庆善表示,如何用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将《红楼梦》的神韵传达出来,是新时代“红学”的使命,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