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界教案怎么写?老山界课后反思简短看这里

民企网
2023-05-08 08:10:35

老山界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热爱长征的革命传统。

2、理解一些词语的含义,赏析精彩的语段。

[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记叙事件、安排层次的方法。

2、难点:理解生动描写对表达中心的意思的作用。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导语

二万五千里长征,历时一年,震惊中外。英勇的红军战士克服了重重困难,越过了万水千山,胜利到达陕北。同学们,你们知道红军翻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是哪一座吗?那就是老山界。这座山高三十里,悬崖峭壁,十分险峻,可我们的红军战士却勇敢地翻过去了。大家想听听这段故事吗?那就请亲身经历过这次翻山战斗的一位老红军给我们讲述吧。

二、在学生预习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章,要求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讨论、明确: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

三、探究学习

一明确顺序安排

1、写文章首先得有条有理、顺序清楚。本文以什么为顺序呢?(时间变化、地点转移)

2、要求学生在文中找出表明时间、地点的词句。

二了解事件经过。填表说明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时间 地点 人物 活动

第一天 (上 午 傍 晚 天 黑 夜 黑 半 夜)

第二天 (黎明以后 下 午)

三理清结构层次。

1、提问:记叙一件事,文章结构一般如何安排?交代起因,记叙经过,说明结局。

分三部分:交代决定翻越老山界(第一自然段);记叙翻越老山界的经过(2—33段);说明老山界比起其它“小得很”(34段)。

一、作者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为顺序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但翻越老山界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其“难”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全面思考。

走路难、睡觉难、吃饭难、处境难

二对于这些困难,课文是怎样描述的?(要求学生跳读、勾划、概括)。

走路难:悬崖峭壁、山高路险。 睡觉难:路窄石硬、寒气逼人

吃饭难:粮食奇缺、肚子饥饿。 处境难:敌人追击、枪声密集。

三面对这般重重困难,我们的红军战士是如何对待的呢?

打趣逗笑、奋勇登山。 酣然入梦、观赏夜景。

鼓着勇气、继续前进。 毫不畏惧、嘲笑敌机

四这些描述表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思想性格?

顽强的意志、乐观的精神

五首尾两段的作用。

1、文章主要记叙翻山的艰难,首尾两段说了这个意思没有呢?

⑴首段交代了高度(三十里高) 名称(土名叫老山界) 说明山难翻(暗示中心意思)。 用土名“老山界”?(联系与瑶民攀谈一段) 通俗亲切:暗示红军是人民的军队。

尾段。 抓住“第一座”、“小得很”细加体会。

老山界课后反思简短

它记叙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的故事,故事完整,思路清晰,教起来比较轻松自如,尤其是背诵的段落,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前后不到十分钟就背会了,下面就我教学本课的思路做个反思。

因为本文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按时间和空间顺序记叙,教学中学生能根据文中表示时间和地点的词句很快理清文章的思路,也能结合文末“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这句话,从文中具体找出翻越老山界到底难在哪儿。通过文中具体语句的朗读、分析,总结起来就是:吃饭难、走路难、睡觉难、处境难这四个方面,学生在朗读理解中感受到了红军精神,对红军的崇敬、敬佩之情也就就油然而生了。

文中需要背诵的段落:“半夜里……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一段,要做到在有限的时间内当堂背会,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为此,我将大段的背诵化整为零:

1、读读这段中最喜欢的语句,说说喜欢的理由。学生普遍认为:“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这几句是最美的,为此,我引导学生赏读优美语句,然后再限时自由背诵。充分调动了学生背诵的积极性。

2、此外,还有没有喜欢的语句,生抢答: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的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然后赏读,说说喜欢的理由,之后再限时背诵。尤其是分组、男女竞赛背诵,更加速了学生背诵的进程。

3、这段仅仅对景物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吗?生抢答:还有人物的活动,然后找描写人物活动的语句读读、背背。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这样,将大段的背诵化整为零,学生既赏读了优美语句,又明白了景物描写与人物的.关系,还在有限的课堂轻松的背会了课文,真是事半功倍。

老山界优秀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文章叙述的顺序。

2、通过圈画词语来学习课文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转换安排结构的方法。

3、感受红军在翻越老山界中遇到的困难及表现出来坚强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

重、难点

1.重点:感受红在翻越中遇到的困难及表现出来坚强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

2.难点:感受红军在翻越中遇到的困难及表现出来坚强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模式

教学理念:以合作探究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模式:“学、探、测”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生动的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2.背诵一些优美的段落。

合作探究

1、作者描写红军夜里翻越老山界的情景,有两处景物描写,找出来读一读。

(1)第13--19节(2)第23节

2、作者说:“这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奇”在哪里?

“之”字火把连到天上仰望

山路难行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

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俯视

3、半夜里醒来,作者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用了什么修辞?

星星

视觉山峰由远及近比喻

山谷

4、作者除了从视觉方面写所见到的景,还从听觉方面写了所听的各种声响。用了哪些比喻?

像春蚕在咀嚼桑叶细切而极近的

不可捉摸的声响像山泉在呜咽

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洪大而极远的

像波涛在澎湃

5、生朗读、感悟、背诵。

6、品味划线词的作用。

(1)男人大概是因为听到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

反映了瑶民长期遭受军阀的欺压,每有军阀部队通过,就担心人丁被抓,财产被抢,因而不得不“躲起来”的严酷现实。

(2)她的房子如篱笆都是枯竹编成的,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

生怕:很怕

显眼:明显而容易被看到,以引人注目。

起强调作用,表现了红军对瑶民利益的关切和保护。

(3)不知道前面为什么走不动,等了好久才走了几步。

第2、20节是指因山路难走,队伍被堵住了。

第29节是因又饿又累,极度疲乏而无力再走。

(4)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

指红军为北上抗日,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而争取胜利的坚强意志。这是红军长征的思想基础和力量源泉。

(5)远远地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身手呢?

红军用嘲笑的口吻讽刺敌人,反映了他们对自己战斗能力的确信。

总结

本文真实、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写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反馈检测

背诵第23节

板书设计

老山界主要内容概括

《老山界》这篇课文叙述了长征途中,红军凭借坚强意志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最终成功翻越老山界的过程,赞扬了红军的艰苦奋斗精神与英雄气概。

文章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1~11段,在爬山前。第二部分为12~31段,在翻山中。第三部分为32~33段,指出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

或者:

第一部分为第1段:介绍老山界。第二部分为2~32段:按时间,空间的变化写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第三部分为第33段:指出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

二到十一节显示红军是为人民谋福的军队,说明红军不但是战斗队,也是宣传队和传播机。从一个侧面丰富了文章的中心。说明了红军不怕困难,坚强意志和乐观豪迈的精神。

责任编辑:433
热点新闻

深圳热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2 SZONLINE(SZONLINE.CN) All Rights Reserved.邮箱:56 26 623@qq.com

粤ICP备18025786号-5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