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韩国首尔站外,人们在雨中排队等出租车。受台风"卡努"的影响,韩国多地出现强风暴雨天气。受恶劣天气影响,部分航班和列车被取消或延误。新华社
(资料图)
本报记者|季晓莉
按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来看,2021年刚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韩国,短短两年后已不再是全球前十大经济体中的一员。
韩国曾在2005年首次跻身全球前十,但在2019年前曾多次跌出“前十俱乐部”,2020年和2021年回到第十位。如今,由于韩元疲软且出口表现不佳,韩国经济又一次跌出圈。
8月1日,韩国贸易部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韩国7月出口额503.3亿美元,同比下降16.5%,连续第10个月下滑,跌幅创3年最大。其中,芯片需求进一步恶化,韩国半导体出口同比下滑了34%。
20天后,出口占GDP比重达50%左右的韩国,其关税厅发布了一项最新数据:韩国8月前20天出口额为278.56亿美元,同比下降16.5%;进口额为314.21亿美元,同比下降27.9%。今年以来,韩国累计贸易逆差高达284.04亿美元。
韩国遭遇史无前例的贸易逆差
名义GDP是在特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商品和服务的总价值,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2022年,全球各国名义GDP排名,排在首位的是美国,为25.46万亿美元;第二是中国,为17.88万亿美元;第三是日本,为4.23万亿美元。而韩国央行(BOK)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韩国名义GDP约为1.67万亿美元,跌出全球前十,排第13位,在意大利(2.01万亿美元)、巴西(1.87万亿美元)和澳大利亚(1.70万亿美元)之后。
2022年韩国名义GDP为2161万亿韩元,同比增长3.9%;但由于韩元对美元汇率2022年年均大跌12.9%,韩国名义GDP以美元计价同比下降了7.9%,人均国民总收入(GNI)降至3.26万美元,同比减少7.7%。
同时,作为出口导向型经济体,韩国在2022年遭遇史无前例的贸易逆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今年初发布的《2022年12月及全年进出口动向》报告显示,2022年韩国贸易逆差为47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具体数据显示,2022年韩国出口额为6839亿美元,同比增长6.1%;进口额为7312亿美元,同比增长18.9%。这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韩国首次出现贸易逆差,且规模为金融危机前1996年206.2亿美元的两倍。
2022年以来,全球需求收缩,再加上存储半导体行业低迷,严重拖累了韩国的出口。自2022年10月起,韩国对外出口已连续9个月同比负增长。韩国贸易出口中,半导体占约两成。据韩国关税厅数据,芯片作为韩国主力出口产品已连续13个月负增长,今年7月出口额同比大幅下降34%。
中国是韩国最大的出口国。但现在,韩国与中国长期以来保持的贸易顺差格局已转向。2022年,韩国对华出口1558.1亿美元,比2021年的1629.1亿美元减少了4.4%。自2022年10月起,韩国对华贸易出现连续逆差,且规模持续扩大。
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使两国在中高级技术产业领域的出口竞争加剧。在过去韩国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液晶面板、智能手机、电动汽车和新能源电池领域,如今中国产品正在全球占据重要一席。而韩国对中国进口依赖度较高的电池、蓄电池的工业原材料和计算机、电器等产品的进口则在增加。
8月前20天,韩国对中国大陆的出口减少27.5%。同时,韩国对美国、欧盟、越南的出口则分别减少了7.2%、7.1%和7.7%。
此外,服务业也呈现逆差状态。据韩联社8月14日报道,韩国观光公社(旅游发展局)8月14日发布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韩国今年上半年旅游收支项目出现46.5亿美元逆差,逆差规模创2018年以来新高。随着疫情降级,韩国旅游收支逆差规模扩大,从2021年的43.3亿美元增加到去年的53亿美元。今年上半年旅游收支逆差同比大增122.9%,至46.5亿美元。
有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外国人赴韩游的恢复速度不及韩国人出境游。具体来看,上半年访韩外国游客为443.1万人次,仅为2019年上半年的52.5%。而韩国出境游客为993万人次,为疫情前同期的66%。受此影响,今年上半年的旅游支出115.6亿美元远超旅游收入69.1亿美元。
全球需求下滑导致芯片出口受阻
《华尔街日报》报道表示,欧美国家持续加息导致的利率上升使全球商品需求放缓,通货膨胀本身也给贸易带来了拖累。作为全球最大出口国之一,韩国出口的商品种类繁多,其数据是衡量国际贸易趋势的重要晴雨表。韩国也是许多跨国公司的主要生产地和供应链的一部分,韩国经济的不稳定性可能对这些企业和全球供应链产生连锁反应。
例如,芯片产业作为一个高度周期性的产业,受供需变化、技术创新、价格起伏等因素影响较大。过去几年内,智能手机、计算机、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助推芯片产业发展。韩国芯片企业三星、SK海力士等出口额高企。但近期,由于全球智能手机与计算机需求下降、储存芯片价格下跌,芯片市场逐渐步入寒冬期。
“全球芯片销售与经济增长同步进行。随着消费者将支出转向服务而不是硬件,对芯片的需求在芯片制造商产能提高时出现了下滑。因此,芯片的过剩给价格带来了下行压力,导致利润率的挤压和盈利收缩。”投资咨询公司BCAResearch美国资产部首席策略师唐克尔(IreneTunkel)近日撰文表示。
通信芯片制造商高通公司近期报告称,预计“全球手机销量疲软和渠道库存下降”还将进一步扩大。2023年全年,高通预计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将“下降个位数百分比”。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普全球评级公司日前发布数据显示,今年6月,韩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降至47.8,虽然7月回升至49.4,但仍然连续第13个月处于荣枯线50以下。这也是该项调查自2004年4月开始统计以来,韩国PMI持续萎缩时间最长的一次。标普全球分析师指出,这显示出韩国经济在实现复苏过程中所面临的严峻挑战,韩国制造业运营状况的持续低迷或将需要更长时间才能逐步恢复。
但韩方统计数据显示,韩国汽车整车贸易收支从2022年四季度开始已大幅领先于半导体。7月前10天,韩国乘用车出口增速已达25%。汽车有望时隔12年重新回到韩国出口额榜首的位置。关注半导体以外的行业,找到重振经济长期增长动力的行业对韩国至关重要。
脆弱的韩国经济短期高度承压
有分析认为,在供应链分裂和重组、经济安全崛起等全球贸易秩序的新趋势下,韩国经济的脆弱性正在显露出来。
过去的几十年里,从战后废墟到科技强国,从农业国到工业国,韩国经济曾经是亚洲奇迹。“世界前十的经济大国”一直是韩国政府和专家引以为豪的标签。但2023年,韩国经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乏力、出口接连下降的局面。
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表示,半导体、造船等制造业是韩国经济的绝对支柱。上游大宗能源市场高位震荡,令曾经的世界造船强国韩国深陷贸易滑坡,再结合全球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持续陷入行业严冬,韩国在最具全球比较优势的半导体产业链和造船业等制造业产能深受打击,导致韩国经济短期内高度承压。
此前美国先后出台了《通胀削减法案》和《芯片和科学法案》。《通胀削减法案》对美产的电动车实行补贴,挤压韩产电动车进入美国市场。通过《芯片和科学法案》,美国令韩国削减对华芯片出口,亦拖累韩国整体出口增速。
据韩媒报道,韩国总统尹锡悦上台后,大力推动多元化战略减少对华贸易依赖,但结果是韩国出口形势也随之恶化。2022年5月,韩国加入由美国主导的所谓“印太经济框架”,但并未收获期待中的经济利益。
而且,韩国经济下滑还与人口减少有关。今后韩国GDP排名有可能进一步下降,因为低生育率导致的劳动力人口快速减少将极大削弱韩国经济的潜在增长动力。韩国央行此前公布的报告显示,韩国制造业的工人数量预计将在未来10年减少24万人,而韩国劳动生产率远不如其他发达经济体。
近几届韩国政府,都将经济增长视为重要任务,为韩国经济发展制订了许多计划。如韩国前总统李明博时期曾提出“747经济发展计划”,即年均经济增长7%,10年后人均GDP达4万美元,使韩国跻身世界七大经济强国行列。以往,韩国政府都会在中美之间寻求大国平衡,但现在面临如此不利局面,韩国政府却追随美国对中国进行产业链、供应链脱钩,事实上这些都不利于韩国经济增长。
2021年7月,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正式宣布韩国从发展中国家变成发达国家。但受制于国内市场和人口规模,韩国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外部市场,经济增长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明显。
由于经济增长不力,尹锡悦的支持率已经大幅下降。韩国盖洛普今年7月14日发布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尹锡悦的支持率下降6个百分点至32%,创今年最大降幅。一旦经济下滑,韩国国际地位的持续提升恐难实现。
机构预测未来经济复苏力度有限
后续韩国经济是V型复苏还是L型复苏,有待观望。韩国央行表示,预计韩国今年实际经济增速可能在1.5%左右,“后续经济规模总量重回前十的可能性不大”。韩国央行5月25日发布的《经济展望更新报告》认为,韩国国内经济增长持续乏力,将2023年韩国经济增长预期从原先的1.6%下调至1.4%,已低于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亚洲开发银行(ADB)及韩国开发研究院(KDI)等机构普遍提出的增速预测值1.5%。
目前,海外投资银行对韩国经济普遍持悲观态度。
据韩国国际金融中心(KCIF)编制的数据,8家全球投资银行预测2024年韩国经济平均增长1.9%,远远低于韩国央行和韩国开发研究院预计的2.3%。数据还显示今年经济增长1.1%。这将是自1954年开始编制相关数据以来,韩国经济首次连续两年增长率在1%左右。
8家投资银行中,仅巴克莱、美银美林和高盛3家预测韩国明年GDP增长率将超过2%,另外5家投资银行的预测较为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