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是怎么从成都草堂到云安的?
按照宋以来的主流说法,杜甫是以检校工部员外郎的身份,在严武再次为剑南西川节度使期间,入参幕府,任节度参谋。次年严武卒于任,杜甫在蜀无所依靠,又见蜀乱在即,乃匆忙买舟东下。其间有许多无法解释得通的地方。
其一,严武卒于四月末,已近仲夏,可以肯定杜甫在春间已准备离蜀,四月末已在江行途中。杜甫与严武交谊密切,然其集中绝无临丧吊哭之辞,仅有《哭严仆射归榇》,末云“一哀三峡暮,遗后见君情”,时已寄居峡中。
其二,杜甫初离成都的目的地何在?论者多以为《去蜀》是初离蜀时所作。诗云:“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难道他离开成都之初就准备入湖南吗?研读杜甫居峡及出峡入湘诸诗,显然不是。直到入湘之初的《登岳阳楼》,他所表达的还是“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无奈,也就是说,如果江东亲朋有一信送达,他更愿意东下就食。“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应是入湘后作。
杜甫在成都草堂住了多久?
杜甫在杜甫草堂前后住了四年。
杜甫759年弃官西行,经天水同谷入蜀,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筑茅屋而居。前后住了四年,写诗两百四十余首,其中包括《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
杜甫草堂博物馆茅屋介绍:
杜甫草堂博物馆依据杜诗描写和明代格局于1997年恢复重建了“茅屋景区”,重现了诗人故居的田园风貌,营造出浓厚的诗意氛围。
责任编辑:288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