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上一名为“虚拟电厂”的新领域开始受到关注,而随着热度提升,部分相关概念股悄然大涨。曾表示“已展开虚拟电厂业务”的国能日新,就因连续数日涨幅过大,一度发布《股票异常波动公告》;称公司多领域解决方案“可用于虚拟电厂建设”的积成电子(002339),则在最近4日内收获3个涨停板;宣布“掌握虚拟电厂相关核心技术”的金智科技连收7涨停,其在7月11日中期业绩预亏近70%后,股价仍于第二天再收涨停……
在部分机构看来,双碳大背景下的虚拟电厂,已成为近期最热门的概念之一。有分析指出,我国虚拟电厂方兴未艾,长期来看,相关市场可达千亿级别。不过,也有观点认为,普通投资者短期仍需细致甄别“真龙头”与“假炒作”,目前,前期涨幅较大的概念股已出现下跌迹象。
国内已有相关项目落地
简单来说,虚拟电厂就是通过各种相关技术参与电力平衡的一个能源管理系统,虽然没有实际发电厂房、发电机组等设施,但在提高整体用电效率方面具有明显作用。
对于近期A股市场的虚拟电厂概念大火,有分析指出,这或与近日新能源汽车巨头特斯拉宣布,将和太平洋燃气与电力公司推出虚拟电厂试点项目的消息有关。据介绍,有超过3000名客户在该计划的前两周内表示有兴趣加入,而今有超过1500名客户正式参与该计划。
在特斯拉之前,欧美各国已有一些可供借鉴的小规模示范项目,包括德国卡塞尔大学太阳能供应技术研究所的试点项目、欧盟虚拟燃料电池电厂项目、欧盟FENIX项目等。而在国内,国网已经有虚拟电厂项目开始运营,浙江、上海等地也在积极推进相关项目落地。
以浙江为例,6月30日,在下午高峰负荷时段,浙江电网自主研发的智慧虚拟电厂平台正式投入商业化运营,向社会提供聚合交易服务。温州鹿城银泰充电站在收到智慧虚拟电厂平台调控需求后,通过精准调控充电负荷,完成200千瓦的调控目标。
此外,有报道显示,江苏综能与上海成套院合作的虚拟电厂平台,日运行负荷达700MW,最大可调容量300MW,于今年2月成功完成与江苏省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数据接入试验,是国家电投集团最早完成省网对接的虚拟电厂。
那么,虚拟电厂在用电效率提升方面有多少效果呢?
据国家电网测算,通过火电厂实现电力系统削峰填谷,满足5%的峰值负荷需要投资4000亿;而通过虚拟电厂,在建设、运营、激励等环节投资仅需 500亿元-600亿元。数据还显示,2021年5月5日至6日,国家电网在上海开展了国内首次基于虚拟电厂技术的电力需求响应行动,仅仅一个小时的测试,就能产生15万千瓦时的电量。在这次测试中,累计调节电网负荷56.2万千瓦,消纳清洁能源电量123.6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量约336吨。
券商机构热议行业前景
眼下,虚拟电厂领域已愈加受到机构关注。
民生证券在研报中指出,虚拟电厂效率提升效果明显,推进势在必行。其分析认为,虚拟电厂成为电力信息化的重点建设方向之一,有望成为实现“双碳”的重要抓手,未来行业景气度有望不断提升。长期来看,“十四五”期间,电网投资保持高景气,从“发输配售用”等环节看,各个环节的领军企业均有望受益于虚拟电厂的推进。
中金公司认为,虚拟电厂有助于提升电网调度的灵活性,同时聚合分布式电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近期,山西省印发《虚拟电厂建设与运营管理实施方案》,明确了虚拟电厂的类型、技术要求、建设及入市流程等。我国政策端积极推进虚拟电厂建设,中金公司认为我国虚拟电厂方兴未艾,看好产业链相关公司。
在市场规模方面,东北证券表示,我国虚拟电厂市场空间近800亿元。中金公司则预测,我国虚拟电厂行业有望在2030年触达1320亿元的理论市场空间。
多家上市公司已有布局
随着虚拟电厂概念愈加受到关注,不少A股上市公司相继对外透露了相关布局。
如前面提到过的国能日新便表示,公司于2020年进入虚拟电厂领域,承接了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虚拟电厂建设项目,已组建了专门的虚拟电厂团队,开展虚拟电厂参与辅助服务市场的探索与实践;公司已在河北、山东等地有了项目落地。
金智科技则在互动平台表示,已掌握虚拟电厂相关核心技术,包括分布式新电源优化协调控制、区域快速通信技术、区域快速控制技术、源荷储聚合控制技术等,是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的主要供应商。
此外,积成电子、恒华科技、恒实科技、科远智慧、万胜智能、科汇股份、远光软件、朗新科技、浙大网新、国网信通等公司,近期也通过公告、互动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向外透露自身有关虚拟电厂领域的技术或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上市公司股价遭爆炒后已有了下跌迹象。
如国能日新,7月7日、8日、11日连续3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涨幅偏离值累计达37.71%,按相关规定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况,公司据此发出公告提示风险;12日、13日其股价分别下跌2.25%、1.23%,截至13日收盘,股价收报75.60元。又如金智科技,其股价在7月4日至12日期间连续7个交易日涨停,但在13日突然跌停,收报15.62元。
在部分观点看来,虚拟电厂市场广阔,抢先入局的A股上市公司也不在少数,但作为投资者,在关注眼下行业风口崛起的同时,也需仔细分辨公司背景,甄别相关公司到底是“真龙头”还是“概念炒作”,避免盲目进入而“踩雷”。(本报记者 陈雨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