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速讯:“积厚成势”新阶段:银行科技服务商图谱报告(2022)

零壹财经
2023-01-05 08:56:08


【资料图】

研究机构:零壹智库 数字化讲习所发布机构:零壹财经 《陆家嘴》杂志 数字化讲习所报告主笔:李昕导语近年来,我国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机构以“科技自立自强”为战略方针,以“数据要素”为基础资源,全面布局数字化建设。除了结合“十四五规划”“金融科技发展规划”等政策制定未来发展方向以外,国内银行更是持续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和加强团队建设,以期加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目前,“金融信创”预计在未来5年为银行重点建设项目。我国银行科技在经历40余年的发展后,相关产业链已趋于完善。作为技术需求方,银行结合自身业务方向和技术水平,选择相应产品或解决方案,如国有大行聚焦分布式架构升级改造,股份制行多数参与“数字银行”“生态银行”等线上渠道建设,中小银行专注APP和场景搭建。而作为供给方,银行科技服务商已与银行深度绑定,提供一体化、精细化的服务。为更加详细地了解我国银行科技发展进程,零壹智库、数字化讲习所通过采访调研和桌面研究,以30家银行及47家银行科技服务商等为研究样本,全面展现我国银行科技的战略布局、产品技术以及典型案例,为银行及科技服务商开展业务协同和共建生态提供参考。1 银行科技概览及产业图谱1.1 银行科技发展四阶段:金融信创新契机20世纪80年代以前,银行业务办理主要通过柜台手工记账的方式完成。但随着经济发展,手工方式已难以满足日益激增的业务量。于是,央行和国有大行等开始引进国外的计算机和系统,中国银行业于1979年步入电子化时代。随着十几年的IT基础建设铺设完成,银行网点的运营效率和资金流动得到快速提升,但逐渐出现信息孤岛化的问题。为了打破银行内、银行间数据壁垒,自上世纪90年代起,央行陆续打通电子联行、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和网联清算系统,以及整合网银系统等。受惠于日渐丰富和完善的网络系统,商业银行试水线上业务,并打造出电子银行、直销银行、开放银行和手机银行等多种产品形态。在政策引导下,银行定期制定科技战略,并通过自研或者外包的形式达成升级改造。根据零壹智库、数字化讲习所不完全统计,银行业科技投入和人才队伍整体呈增长趋势,其中,2021年度,银行的金融科技投入超1700亿元,平均占营收比例3%以上,IT人才占比逾6%。截至目前,国内银行科技发展可分为电子化(1979-1990年)、信息化(1991-2012年)、互联网化(2013-2018年)、数字化(2019年至今)等四个阶段。图 1:中国银行科技发展历程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数字化讲习所,零壹智库1.2 科技赋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但需厘清两者边界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金融业自上而下驱动数字化转型,将服务场景扩容至线上;同时,科技服务深度融入金融业,由基础服务逐渐渗透至核心业务环节。但由于金融业是关键领域,拥有大量国家和公民的数据和信息,监管部门为了指导金融科技安全可控和健康有序发展,央行在2017年成立金融科技委员会,并连续两期出台了顶层设计《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前者明确了金融科技的核心任务“是利用现代科技成果优化或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和业务流程”,后者则指明了下一步发展方向“推动我国金融科技从‘立柱架梁’全面迈入‘积厚成势’新阶段”。自“十四五”规划提出“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展现了对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和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金融科技发展需防范风险。自2019年,央行启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引导持牌金融机构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2022年,《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更是提出了“坚持金融业务与非金融业务严格隔离,厘清科技服务于金融业务边界”。表 1:2022年金融科技政策(不完全统计)资料来源:政府网,数字化讲习所,零壹智库1.3 银行科技生态链:竞争与互补我国金融科技起源于银行业,且金融业科技投入大部分为银行科技投入。银行科技是一个庞大的生态体系,参与方共同推进银行在盈利模式、业务形态、资产负债、信贷关系、渠道拓展、风险控制等方面持续优化,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目前,受国际局势和我国政策的影响,银行业处于信创建设的需求稳定增长阶段。银行科技生态主要由银行及为其提供技术服务的厂商构成,再结合用户、场景、产业、监管等因素开展业务和服务。根据原生背景和业务场景的不同,银行科技厂商分为4类,包括:1、传统银行IT厂商,其具有:一、从业时间长,客户黏性强;二、整体市场格局分散、细分领域集中度高;三、定制化程度较高等特征。主要参与者包括中电金信、神州信息、宇信科技等。2、基础技术服务商,以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5G等为核心技术赋能银行业。该类厂商一般科技实力强、客户流量大,主要参与者为阿里云、腾讯云、第四范式、趣链科技等。3、应用方案服务商,结合相关具体业务需求,提供智能营销、风控、数据安全与治理、网络安全、运维、隐私计算、数字人民币、征信、信贷科技等单一或多环节的技术服务。4、持牌机构的金融科技子公司,其设立初期主要承接母行的科技建设任务,目前逐步对外输出科技能力。截至2022年11月底,已有建信金科、工银科技、金融壹账通等20家获批筹建。图 4:银行科技产业图谱资料来源:数字化讲习所,零壹智库2 银行业科技新布局2.1 银行业科技布局:战略、投入和人才我国金融科技起源于银行业,在超过40年的发展过程中,银行依托软硬件技术在盈利模式、业务形态、资产负债、信贷关系、渠道拓展、风险控制等方面持续优化,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目前,受国际局势和我国政策的影响,银行围绕数字化转型进行分布式架构、金融云和信创等方面的建设。另外,中国银行和兴业银行重视旗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发展,将其纳入公开的长期规划(注:公司财报),通过其开展技术创新和咨询等业务和建立生态。近年来,银行业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持续上升。据零壹智库、数字化讲习所对银行财报统计,2021年度,30家银行(详见下图)的金融科技投入共计1764.16亿元,同比增长15.07%,大部分银行金融科技投入为增长状态。同时,银行重视行内复合型人才团队的培养和外部专业人才的引进,科技人才占比约为6.27%。图 5:银行业科技布局资料来源:数字化讲习所,零壹智库注:本章节公司财报数据和资料均来自2021年年报和2022年半年报,数据统计时间截至2022年11月30日,下文不再赘述。2.2 银行科技战略国有大行在金融科技规划和建设方面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落地性。基于我国金融科技规划和“十四五”规划,国有大行积极制定了配套的战略规划。根据零壹智库、数字化讲习所梳理,截至2022年上半年,国有大行战略强调科技创新和自主可控,新建金融科技部门,鼓励新兴技术与业务场景融合落地,典型案例如金融云、数据中台、网络安全、数字人民币等。分布式架构升级改造目前是国有大行的重点工作。对外,国有大行响应政策向金融同业输出风控工具和技术。总体来讲,国有大行的金融科技发展情况在银行业中居前列,并且创新程度高,为其他银行的金融科技建设提供了参考。股份制银行侧重数字化和生态场景的建设。截至2022年上半年,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广发银行等打造“数字”“开放”“生态”等业务品牌, 平安银行、民生银行、渤海银行等建设和提升“敏捷”“数据”“智能”“移动化”等技术能力。与国有大行相似,多家股份制银行设立了金融科技产学研组织。受业务不得跨区经营的限制,中小银行业务量与当地经济挂钩,其战略规划存在地域差异。例如,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城农商行建设规划与全国性银行接轨,偏远地区银行则较多依赖省联社。截至2022年上半年,中小银行金融科技战略多集中于某一方面,建设的重点集中在数据治理、营销、敏捷开发等。北京银行将核心系统升级改造作为2021年1号工程(简称“211工程”)并且专注建设企业级业务架构体系,打造“顺天”平台、“云旗”平台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底座。上海银行主要发力点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方面。南京银行2021年金融科技方面专注搭建敏捷高效的平台等;长沙银行全行应用并推广RPA工具。还有不少中小银行集中于加快数字化进程,例如沪农商行、苏州银行和青岛银行。重庆银行和苏州银行在金融科技方面也引进了例如区块链等高新技术。另外,中小银行2021年金融科技主要投入在了银行APP建设和科技场景应用等方面。总体来看,中小银行的金融科技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图 6:国有大行金融科技战略梳理(不完全统计)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及财报,数字化讲习所,零壹智库2.3 银行科技投入:持续增长,两极分化国有大行作为银行业的领头羊,2021年的金融科技投入也在所有银行中占据头部位置,总投入为1074.93亿元,相比2020年的956.86亿元,同比增长12.34%。其中工商银行金融科技投入最多,为259.87亿元,同比增长9.10%,占营业收入的2.76%。金融科技投入增速最大的银行是交通银行,幅度为52.87%。股份制银行在金融科技投入方面,10家样本股份制银行在2021年科技投入589.39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招商银行保持投入金额最多,达132.91亿元,同比增长11.58%,占营业收入的4.37%。平安银行2021年金融科技投入达到73.83亿元,金融科技投入增速不高,只有2.40%,是10家中增长最慢的银行。2021年度,14家样本中小银行科技投入总额99.84亿元,同比增长14.7%。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和南京银行占据了头部位置,三家金融科技投入分别为23.2亿元、18.53亿元和13.4亿元。营业收入占比方面,大部分中小银行占比均在3%左右。金融科技投入增速方面,南京银行增速最大,达到了54.91%。另外有三家银行金融科技投入增速为负值,分别是无锡银行、天津银行和青岛银行,科技投入增速为-35.71%、-33.04%和-14.89%。图7:2021年银行科技投入金额及增速(单位:亿元)资料来源:公司财报,数字化讲习所,零壹智库2.4 银行科技人才:内部培养&外包团队随着数字化转型和ABCD技术快速迭代,银行加速搭建金融科技人才团队。但团队大小、扩充速度与银行的银行规模呈正相关。根据对25家样本银行数据测算,2021年,银行科技人才平均占比6.27%。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和中小银行科技人才占比分别为4.35%、8.07%和5.54%;平均人数分别为13649、4221和559。其中,工商银行科技人才最多,达3.5万人;其次是建设银行,其人才规模为1.5万人;中国银行居第三位,人数超1.2万。平安银行金融科技人才的占比最高,达到了22.14%(注:包含外包人员);浦发银行和上海银行金融科技人才占比在10%上下。农业银行科技人才占比最低,为1.99%。根据银行2022半年报数据,截至2022年6月底,招商银行研发人才达10392人,较2021年底增长3.48%,占总员工的10.00%。光大银行科技人才由2021年底的2361人增至现在的2598人,科技人才占比由5.11%升至5.69%。民生银行建立异地研发中心,快速扩充科技人才队伍,提升研发和交付能力。南京银行持续开展人才引进,驱动业务与科技深度融合,促进“IT业务化、业务IT化”的双向渗透,在总行成立分行科技支持团队,共同支撑和促进全行金融科技体系的建设。图 8:2021年25家样本银行科技人员数量及占比图片资料来源:公司财报,数字化讲习所,零壹智库注:1、平安银行、东莞农商银行等人数统计包含外包人员;2、农业银行人数统计不包含管理人员。3 银行科技业务类型及典型案例3.1 银行IT厂商:市场集中度低,细分领域竞争激烈2022年,银行IT在经历40多年的发展,再次迎来行业景气时代。原因有三点:一、银行业总资产和IT投入持续增长;二、受国际局势影响,中国相关部门出台一系列利好行业的政策,鼓励技术创新;三、金融信创规模化建设和央行数字货币创造更多市场机会。国内银行业传统IT外包厂商市场格局分散,行业竞争激烈。主要原因是:1、银行客户采购方式较为保守,为分系统、分阶段采购的方式,将整体方案拆分后选择该细分领域排名靠前的IT服务商。因此,IT服务商在越多的细分领域排名越前,获得业务的可能性越高。2、银行客户大多采购定制化服务,IT服务商业务分散,难以形成规模生产。因此,产品化程度越高的厂商,市场份额增加的可能性越高。由于银行客户强势,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八成为定制,规模研发生产难度较大。再加上,国内银行偏好将项目拆分,再由在相应领域最好的厂商负责完成。为了成为行业龙头,厂商需开阔细分领域并建立行业地位,提高产品化程度。零壹智库、数字化讲习所通过对银行前中后金融科技链条和业务流程梳理,选取27家上市银行IT厂商(注:详见表1)。这些厂商大多于2000年前后在北京成立,主要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等标准化产品和定制化解决方案或者整机、外设等硬件,经过平均10年左右的时间登陆以创业板为主的资本市场。根据财报,27家公司在2021年营业收入总和为1012.39亿元,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总和为474.16亿元。从同比增长率来看,2021年营收22家增长,5家下跌。2022年上半年19家增长,8家下跌。受华北和华东疫情影响,IT厂商营收和净利润增长势头变差。2021年,27家公司毛利率平均为31.47%,2022年上半年平均为32.15%,其中16家公司毛利率对比提升,整体保持稳定。2022年上半年主营业务相对集中,第一大业务占比多数在50%以上。表1:27家银行IT服务商上市样本图片资料来源:wind,数字化讲习所,零壹智库注:按2021年营业收入降序排列3.2 基础技术厂商:技术水平超前,私域流量庞大随着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渠道的拓宽和线上交互的普及,大型科技公司发挥技术和用户流量优势,助力传统金融机构降本增效。在10年不断迭代过程中,基础技术万变不离其宗,仍以AI、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为代表。其中,云计算作为基础架构,为金融机构提供云平台和信息系统服务。大数据在带来丰富的数据资源的同时,挖掘关键要素的价值。AI替代人类重复性工作,将客服、营销、认证等业务智能化。而区块链为数据流通、交易等环节提供安全保障。3.3 应用技术服务商:提供专业工具,兼容性强相较于其余三种类型的厂商提供较为综合性的IT支持,应用技术服务商主要输出单一细分领域的技术服务。这类厂商一般体量不大,但对客户需求理解深刻,擅长运用自身原有优势,提供适用于金融特定应用场景的定制化工具或者解决方案。成立初期,应用技术服务商大多从事或者服务泛金融行业。随着前期在合规前提下对C端用户信息、数据的积累,该类服务商探索出较成熟的模型或者业务模块。近年来,由于监管部门推动金融领域科技伦理治理标准体系建设,应用技术服务商规避业务风向,转向集中为金融机构提供外围服务。应用技术包括数据安全与治理、智能营销、智能运维、隐私计算、风控、网络安全、数字人民币、支付科技、征信、信贷科技等。后疫情时代,数字化转型加速,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意识到数据要素的重要性,启动搭建和升级行内数据中心,采购相应的软硬件及配套服务。根据零壹智库、数字化讲习所调研,下列数据安全与治理、智能营销、智能运维、隐私计算等业务成为银行数据中心向应用技术服务商采购量靠前的产品。3.4 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由大行扩至中小行鉴于数字经济的发展,金融机构日益接纳数字化转型,为金融科技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从2015年开始,国有部分银行/金融集团开启了拆分科技业务,创立金融科技子公司。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绝大多数从成立起就担负着双重任务,一方面在前期服务母行,承接其数字化转型任务;另一方面在后期向外输出技术能力,实现营收乃至盈利的目的。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面向金融、政务、交通、教育、农业等领域,提供核心系统、风控合规、运营维保等服务。根据零壹智库、数字化讲习所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11月底,已有20家银行系科技子公司获批开业。其中,兴业数金、建信金科等成立时间较早;金融壹账通(6638.HK;NYSE:OCFT)是唯一上市机构,分别在在美国纽交所和香港交易所两地上市,成为了首家以双重主要上市方式回港的商业科技服务提供商。从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的研发成果来看,根据智慧芽数据,截至2022年11月底,20家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中12家拥有专利,金融壹账通以5698项专利居于首位,其次是建信金科2637项。专利数量部分反映出金融科技子公司的研发能力差距较大。另一方面,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专利数量与其母行实力以及公司成立时间长短也存在一定关联,母行对于金融科技越重视,往往其金融科技子公司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图9:银行系金科子的优势与痛点资料来源:公开信息,数字化讲习所,零壹智库4 银行科技的重点与趋势趋势一、分布式核心系统改造将成为未来银行科技关键点;趋势二、数据能力、数据治理与数据共享,激活数据要素,是科技赋能业务增长的底座;趋势三、服务商建立开放创新、合作共赢的科技、场景和产业生态,将助力银行数字化进程;趋势四、创与安全将贯穿银行科技发展过程;趋势五、虚拟现实、隐私计算等技术应用给银行业务带来突破点。报告《“积厚成势”新阶段——银行科技服务商图谱报告(2022)》全文,

请点击链接下载【https://file.01caijing.com/attachment/202301/7260019B5D3F4CD.pdf】

责任编辑:493
热点新闻

深圳热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2 SZONLINE(SZONLINE.CN) All Rights Reserved.邮箱:56 26 623@qq.com

粤ICP备18025786号-5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