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如何加强基础研究,激发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创新热情,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上海首创了基础研究特区的新模式,来看记者的一线调研。
在复旦大学力学实验室里,我们见到了36岁的青年科学家徐凡。他正在研制一款用激光驱动的宇航光帆,可以实现光年距离的太空探索。宇航光帆颠覆了现有航天器的基本原理,而这样一个近乎科幻的想法在2021年成为上海基础研究特区计划支持的第一批项目。
为了鼓励青年科学家在基础研究领域大胆探索,做从0到1的原创性研究,敢闯“无人区”,2021年10月,上海市提出了试点设立“基础研究特区”。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上海分院入选为第一批基础研究特区。记者了解到,特区项目与以往的基金项目相比最大的不同是权力的下放。作为特区主体的科研机构和院校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可以自由选题、自行组织科研、自主使用经费,并且在考核目标上接受失败,允许试错。
有了特区项目稳定的资金支持,这两年徐凡的科研进展很快。他从失水的百香果获得启发,研发出了一款褶皱形貌智能软抓手,可以应用于清理太空中微小的垃圾颗粒,这项成果发表在国际重要的科学期刊上。
责任编辑:432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