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吴立洋上海报道
(资料图)
暑假即将来临,如何进一步巩固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工作取得的良好成效,正成为各方共同思考的重要议题。
7月3日,南财合规科技研究院主办南财合规科技论坛“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如何走入下半场”在线研讨会,客观评测国内主流游戏厂商防沉迷系统建设情况,并邀请各方专家、学者,围绕家长监护责任、人脸识别边界等议题,共商多方协同、合力共治的可能性。
会上,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周如南作题为《游戏未成年保护中的家庭责任》主旨演讲,他指出,当前未成年人网络游戏防沉迷工作的要点在于家庭、学校、社会、社区共同构筑防火墙,在硬性监管要求逐步落实的背景下,由技术性强制治理逐步过渡到未成年人媒介素养综合提升。
“家庭,是护航未成年人健康上网以养成良好网络游戏习惯乃至媒介素养习惯的第一道屏障。”周如南表示,未成年人作为心智仍在发育成长过程中的人权,需要在其接触各类网络产品时做好防护,防止成瘾。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14亿人口中,网民数量已接近11亿,而当代青少年从出生起便生活在一个高度发达的移动互联媒介环境中,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随着2021年“830新规”等监管政策落地,互联网行业对未成年人保护的要求正愈加精细化。
另一方面,作为未成年人保护的第一道屏障也是最重要的屏障,家庭责任在近年来的未成年人保护中也愈加受到重视。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第七条、第十五条、第二十三条等条目均提到了家庭与家长在未成年人成长中需承担的责任。
具体到互联网未成年人保护和网络游戏防沉迷中,家长应该在未成年人的网络接触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家庭责任又应如何加以履行?
周如南指出,最重要的是家庭、学校、社会、社区共同构筑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沉迷防火墙,在硬性监管要求逐步落实的背景下,由技术性强制治理逐步过渡到未成年人媒介素养综合提升。
具体而言,首先,家庭应陪伴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家长在此过程中应做到以身作则,身教胜于言传;其次,家长应做好对孩子的情感满足,同孩子共同放下手机与电脑,增强线下的亲子互动与情感交流,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再次,要以兴趣为导向,移动网络时代,电子设备无处不在,要全面禁止未成年人接触网络游戏等电子产品是不现实的,重点在于引导孩子选择有益导向、科学导向的内容。
例如腾讯游戏开发的未成年人防网络沉迷4.0功能,将游戏元素与孩子的运动锻炼打卡、健康社交等相结合,能够更好发挥互联网的积极导向作用。
此外,家庭作为未成年人网络防沉迷治理多元主体中的一部分,还应积极与其他主体展开协同共治。周如南表示,尤其在未成年人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成瘾迹象时,可以寻求心理资讯、防沉迷戒断训练等外部帮助,重点在于主动出击,在了解未成年人需求的基础上与其他主体携手编织更为阳光、美好的上网环境。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