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福州8月17日电(记者李昊泽)上午9点,福建博物院展馆才刚刚开放,博物院文物保护中心实验室里早已开始了忙碌。与展馆前的热闹不同,实验室里显得很安静,“80后”文物保护技术人员周文晖正坐在三维视频显微镜前研究一块“海捞瓷”残片,“通过视频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瓷片表面的胎釉颜色、厚度、腐蚀现象等微观形貌。”她介绍道。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周文晖在三维视频显微镜前观察瓷器残片。新华社记者 李昊泽 摄
由于海洋的特殊环境,海洋出水文物以瓷器为主,俗称“海捞瓷”。“‘海捞瓷’算得上是福建文物的一大特色,对其进行保护和修复是我想着重研究的方向。”周文晖说,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周边海域的古代沉船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海底沉船装载的瓷器大多都是批量生产的贸易品,在经历千百年海水冲刷后,破损的瓷片四处散落,造型相近而又数量庞大,水下考古发掘过程中难以保证每一块瓷片都能被发现且成功打捞。周文晖形象地将“海捞瓷”修复比作“拼拼图”,“‘拼图’又多又难找,还会有很多瓷片怎么也对应不上,只能作为零散的残片保存。”她说。
一件出水瓷盏因缺口在接受修复。新华社记者 李昊泽 摄
“大众爱看完整精美的文物,但我更喜欢残片。”普通人面前一文不值的陶瓷残片,在周文晖眼中却藏着陶瓷的生产技术、窑址、年代……
“‘海捞瓷’的保护修复相较传世瓷器和出土瓷器更加繁琐,研究残片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修复。”周文晖说,长时间海水浸泡会让瓷器内部含有高浓度盐分,出水后需要及时进行脱盐处理,否则干燥后析出的结晶盐很可能让瓷器开裂,此外,附着在瓷器上的各类海洋生物也会成为瓷器的病害之源。
附着海洋生物的出水瓷器。新华社记者 李昊泽 摄
除了一件件修复完整的瓷器,在“拼拼图”的这些年里,周文晖和同事们更用一堆残片“拼凑”出瓷器背后的故事。
2007年,福建平潭“大练岛一号”元代沉船遗址中发掘出水了600余件瓷器,在后续对瓷器残片的研究中,周文晖和同事们便发现了一件有趣儿的事。
“我们发现这批瓷器的质量差别非常大,有的釉质非常好,有的又很粗糙,胎色也不尽相同,然而检测发现它们都是出自龙泉窑。”周文晖说,龙泉窑生产的瓷器在元代是世界性商品,无论瓷器质量高低都装载上船的情况出现,足可见其需求量之大。“可以真切感受到当时中国瓷器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爆款’商品。”周文晖笑道。
从2009年毕业参加工作至今,周文晖已参与了数百件“海捞瓷”的保护修复工作,对于她而言,“文保人”的工作就是在自己的岁月里拼凑还原一段更加漫长而古老的岁月。“希望自己能踏踏实实做好手上每一项工作,以负责任的心对待每一件文物,将对文物研究的执着和探索精神一直保持下去!”周文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