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重科30年勇攀先进制造产业高地纪实

壹点网
2022-09-29 16:23:44

江流水涌,星奔川骛。

三十年时间,坐落于湘江之畔的中联重科,以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飞跃,重构了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的产业格局,谱写了一部荡气回肠的产业更迭的宏伟篇章。

从借款50万元为研究院谋出路,再到立足国际舞台为中国制造争地位;从跻身全球产业最硬核的创新赛场,到驶入全球产业技术创新、解决方案的“无人区”,领航世界工程机械发展潮流,中联重科以“敢为天下先”的湖湘精神,凝聚起湖南装备制造业崛起奋进的磅礴力量,更推动中国工程机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全球的史诗跨越。

三十而立正青春。回望,是一个装备制造企业孜孜以求、创新创业的丰硕和厚重;前瞻,是一个世界级先进制造产业高地与时偕行、智向未来的智慧与灵动。

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国家队的破茧蝶变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工程机械产业,一切都在新旧交替,一切都在萌动。彼时,中联重科也开始用自己的方式,踏进一场时代机遇;站在当下回望,这无异于推开了最早一扇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技术升级”之门。

中联重科的前身为建设部长沙建机院,是国内唯一集建设机械科研开发和行业技术于一体的应用型研究院,其最早历史可追溯到成立于1956年的建筑工程部机械施工总局设计室,支持了当时中国70%的工程机械企业走上发展之路,被誉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技术“发源地”。

然而,因科研与产业割裂,这所国家级科研院所没有释放出乘数效应,一度靠卖图纸、转让技术坐吃山空,在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夹缝中,面临着“抱着金饭碗没饭吃”的困境。

1992年,时任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以下简称长沙建机院)副院长的詹纯新带领7名技术人员开始创业,借款50万元创立了院办企业――中联建设机械产业公司,开始探索科研院所市场化之路。

一间旧厂房,几把榔头、扳手,一群人自己画图纸,敲敲打打造出了第一台混凝土输送泵。落一子而全局活。

由于技术和市场实现无缝对接,产品适销对路,中联重科一年一个台阶,至1996年,中联重科产值过亿,利税达4200多万元。

“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之路,不仅为市场大潮冲击下的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找到一条出路,更重要的是,让科研院所有能力继续承担引领行业技术进步的国家队责任。

中联重科以建机院为技术依托,释放出强大的创新力量,彻底改变了科研与产业的割裂,形成科技促进产业、产业反哺科研的良性循环。

科技部原部长朱丽兰多次盛赞中联重科为“科技体制改革的成功典范”。

拼技术、拼专业、拼耐力之外,中联重科亦将视野投向更深入的市场化、产业化层面;体制改革成为发展中的又一个重要工程。

1999年中联重科股份制改造,2000年实现A股上市。2005年建机院启动改制,2007年实现整体上市。2010年登陆港交所,实现资本国际化……

随着改制“三部曲”完成,中联重科逐步发展为多元股权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也是业内首家A+H股上市公司。

长沙建机院这个传统国有科研院所,在经历了大院办小企业、大企业办小院之后,完全融入产业和市场,裂变成为融汇国有、骨干员工和社会公众等多元股权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科技创新在现代企业制度下释放出了巨大的活力,不但壮大了一个企业,更带动了一个产业的发展:经过短短三十年的发展,中联重科已成长为全球工程机械前5强;在湖南,围绕中联重科聚集起800多家配套企业,中联重科联合上下游企业进行技术攻关,带动产业链相关企业欣欣向荣。

技术是根、产品是本创新者的蓄力腾跃

巨头的动向,夹杂着对产业趋势的嗅觉与判断;这既是步步为营,更是持续拉开差距。

中联重科的着力点,锚定于“产品4.0工程”。

2014年,中联重科率先行业启动“产品4.0工程”,从产品的智能化切入,让产品实现“自诊断、自调整、自适应”,让设备“能感知、有大脑、会思考”。以此迭代、突破,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再度进阶:从单机智能向人机协同、机群协同、智慧工地转变。

依托全球10大研发中心、8大国家级创新平台和企业二级研发平台,全球最长101米碳纤维臂架混凝土泵车、国内首台3200吨履带式起重机、全球最大12000吨米上回转塔机、全球最大2400吨全地面起重机等一大批世界标志性产品陆续在中联重科下线。

如今,中联重科已诞生400余款智能化产品,50多万台各类智能设备服务全球各地,100亿小时的工业大数据汇聚于中联重科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实时传送,设备运营状态实时查看,尽显现代装备制造智能作业、智慧运营灵动图景。

执牛耳者既无捷径,更无岔道;“技术”是追赶者迈不过的壁垒,更是中联重科领先的终极筹码。

一大批世界领先的产品背后既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强大研发平台支撑,更离不开扎实的基础共性技术的攻关和持续的前沿技术探索。

中联重科围绕关键零部件产业,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瞄准“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的行业基础性、共性技术、关键零部件等,用原创性根本性基础研究成果支撑应用技术创新,先后攻克了一批机、电、液关键技术。

而通过智能化、无人化、新能源化、新材料等前沿技术的突破,镂空臂架轻量化智能泵车、新能源汽车起重机、5G远程操控塔机、无人驾驶联合收获机等一批全球首创产品也相继在中联重科亮相。

一次次跨越超越的背后,是基因是使命,是对“技术是根、产品是本”的极致追求。

马拉松最后一公里的领先者,已经开跑;全球标准制定者,亦是中联重科的目标。

“不在中国争地位,要为中国争地位”,中联重科先后主持、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500余项。201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起重机技术委员会(ISO/TC96)秘书处落户中联重科,成为中国装备制造行业的第一个ISO秘书处。

时至今日,中联重科已累计主导和参与制修订17项国际标准,发布9项,包括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一个国际标准、起重机行业第一个国际标准、混凝土泵送机械行业第一个国际标准,大大提升了中国工程机械国际市场规则制定的话语权,站上全球行业技术的制高点。

近年来,中联重科勇当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的主力军,在物联互联、人工智能、绿色智造等赛道上发力快跑,并以中联智慧产业城为核心,打造先进制造和智慧智能的未来企业。

在中联重科“未来企业”的蓝图里,有14个全球领先的灯塔工厂,有人机协同、机群协同的智慧;有工业元宇宙形成虚实互动的智能制造“未来形态”,有大数据、云计算、物联互联重构的数字工业新未来。

在这些灯塔工厂里,平均每6分钟产出一台挖掘机,每18分钟下线一台塔机,每18分钟下线一台搅拌车。硬气的底牌,证明了中国制造商领军全球的真正实力,更拉高了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品牌的价值空间。

多元落子、全球布局领军者的纵横捭阖

时间与成功,不曾改变中联重科的雄心与抱负。向相关产业纵深,向全球铺展,中联重科再度加速奔跑。

近年来,中联重科聚焦主业,发力相关多元,形成了工程机械、智能农机和智慧农业、新材料三大板块。产业布局由单一向多元转变,产业高质量发展图谱已然成型。

旗下工程机械中工程起重机械、混凝土机械、建筑起重机械“三大冠军”产品优势持续增强的同时,高空作业机械、土方机械、矿山机械等新兴板块影响力也与日俱增,形成了千帆奋竞的蓬勃发展状态,相关多元布局释放了企业活力,为公司孕育新的增长点。

建筑起重机械市占率稳居全球第一,履带式起重机位居行业第一,混凝土机械以及汽车起重机械市占率稳居行业数一数二。高空作业机械进入行业首年即迈入国内高空作业平台领域第一梯队,三年便晋级全球前十强。土方机械形成“渭南+长沙”双制造基地布局,中大挖产品销量实现大幅增长。

农机“王牌”产品涌现,在精耕农业机械制造的同时,加速向智能农机和智慧农业转型。

新材料板块步入发展快车道。拥有中德研发中心双引擎和百名博硕为主体的研发团队,掌握3000多种建筑材料基础配方和工艺,是全球唯一掌握“智能产线+建筑新材+施工装备+施工工法”等全产业链技术的企业。

“不为大,更能成其大”――中联重科把目光投向更远处,“做装备制造业世界级企业”,中联重科以一种难度远超想象的、横纵交织的网格化推进方式,深入全球。

最为产业称道的,莫过于中联重科“敢为天下先”的中企海外收购。

2001年,中联重科整体并购英国保路捷公司,成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首个走出国门进行海外并购的企业。从全球知名混凝土企业意大利CIFA,到全球干混砂浆设备第一品牌德国M-TEC;从全球著名升降机企业荷兰RAXTAR到意大利LADURNER;从全球领先塔机制造商德国WILBERT,到百年农机具品牌德国RABE。当全球优质产业资源,在一家企业内部风云际会,包容、规则、责任、共创、共享,成为中联重科链接世界,多驱发展的重要方式。

2021年,中联重科并购的6家海外企业虽受疫情影响,但收入同比增长超过了30%,为当地增加了就业、带来了税收,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工商界的高度认同,彰显了中联重科“全球责任”的气度。

走出去,也要走进去。“做世界的装备制造企业”,中联重科用“地球村”思维加速海外业务的模式变革和本地化协同,用互联网思维做市场,以端对端模式展开业务,以本地化员工深耕市场,深度扎根全球、服务全球。

如今,中联重科已形成横贯欧亚大陆和新兴市场、纵贯南北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的“两横两纵”全球市场格局,产品和服务覆盖至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境外收入持续增长。

不息为体,日新为道。中联重科扎根三湘四水,贯彻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湖南,在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中,一座座灯塔工厂加速运营投产;在端对端、本土化的牵引中,一个全球化企业持续融入世界。中联重科勇立创新浪潮之间,奋进时代之巅,以世界眼光、创新情怀、开放胸襟,行稳致远,智向未来。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496
热点新闻

深圳热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2 SZONLINE(SZONLINE.CN) All Rights Reserved.邮箱:56 26 623@qq.com

粤ICP备18025786号-5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